徐穎相信,北斗未來的發(fā)展將有無限可能,會繼續(xù)加強北斗與物聯(lián)網(wǎng)、無人駕駛、人工智能、5G通信、區(qū)塊鏈等戰(zhàn)略前沿技術的融合。
“為什么汽車進入隧道,導航信號比較弱?相當于在3000公里的高空上放了一個微波爐?!?/p>
徐穎解答關于火星的疑問。
被稱為“北斗女神”的徐穎入選“2020年度青年科學家”榜單。
徐穎:“沒有不適合做科研的性別,只有不適合做科研的人。”
“北斗女神”徐穎將出席WGDC2019,并做報告分享。
有人稱徐穎是天才,但她認為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喜歡通過吃零食和購物來為自己解壓。”
幻更需要的是在大的科學邏輯框架下的合理想象,只要沒有違背現(xiàn)在最基本常識的錯誤,大的邏輯能夠自圓其說,這就可以了。
聘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中國首飛航天員、航天英雄楊利偉,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雙南,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研究員徐穎等擔任科普中國形象大使。
“怎樣才能做好科研呢?我認為是三點:始于興趣,成于堅持,忠于精神?!?
“典贊·2017科普中國”活動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顒蝇F(xiàn)場公布了“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科研除了能夠求真和求成功之外,如果能夠證明哪個東西是錯的也是一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