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明確了雙方在實現基準站網實時數據、事后數據以及成果信息共享,全年基準站網數據處理計算和更新等6項合作內容。
晁定波先生為我國橢球大地測量學、整體大地測量學、地球重力場和地球動力學研究領域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許厚澤院士逝世;華為前高管璩靜女士入職百度任副總裁;美團王興:共同富裕本身就植根于美團的基因中
享年87歲。
國際大地測量協會(IAG)定于2021年6月28日至7月2日在中國北京舉辦國際大地測量協會2021年科學大會(IAG 2021)。
大師遠去,榮光猶存!
雙方將建立地理信息資源共享與交換機制,實現科學研究、技術應用、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共同發(fā)展。
劉經南團隊正在與東風、華為、移動等公司開展合作,推進“北斗+車聯網/5G”等技術跨界融合。
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因病逝世,美聯儲緊急降息至零,重慶將建成城市大數據資源中心
“我們現在航拍的影像可達到3厘米的分辨率”
測繪工作者是國家各項建設的先行軍。從珠穆朗瑪峰到港珠澳大橋,從內蒙戈壁到青藏無人區(qū),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有“測繪人”的足跡。
夏軍院士由于在國際水文科學領域突出的學術貢獻,被選舉并授予全球地球科學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榮譽:國際大地測量及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會士(IUGG Fellow)。
11月6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共有56位科學家獲獎。其中,我國衛(wèi)星大地測量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子卿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下一步,通過建設超導重力等觀測設施,人衛(wèi)站將具備衛(wèi)星激光測距、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和重力測量等核心觀測技術,進而大大提升綜合觀測能力。
10月18日,我國當代大地測量學家周忠謨先生于北京逝世,享年81歲。特刊此文,以為紀念。
他,將我國大地水準面精度從3至10米提高到分米級,城市大地水準面精度達到1厘米。
他,將我國大地水準面精度從3至10米提高到分米級,城市大地水準面精度達到1厘米。
大地測量基準基礎設施、觀測基礎設施、數據處理基礎設施、服務基礎設施等共同構成了大地測量基礎設施。大地測量基礎設施是提高大地測量保障能力的核心基礎。
2012年6月7日,在山東青島召開了第十屆第三次大地測量專業(yè)委員會會議,會議到達委員5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