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周四在X平臺上發(fā)帖稱:“SpaceX今年將從NASA獲得的收入大約是10億美元,約占150億美元總收入的7%。”一位用戶評論稱:“很快,SpaceX的收入可能就會超過NASA的全部預算?!瘪R斯克回應稱:“明年。”根據美國白宮今年5月份公布的2026財年聯邦支出預算提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26財年分配預算為188億美元,較2025財年實際獲得的249億美元下降了近25%。
7月10日消息,據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裁掉至少2145名高級別員工。NASA為這些員工提供了提前退休、買斷等選項。在特朗普政府的主導下,近幾個月以來,NASA面臨人員和預算縮減,這將導致數十個科學項目被取消。
7月1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一宣布與流媒體平臺Netflix達成合作,通過Netflix向全球觀眾提供NASA+免費直播。自今年夏季起,用戶可在該平臺收看火箭發(fā)射直播、宇航員出艙及太空行走、任務實況及國際空間站拍攝的地球壯美實景。
12月26日消息,美國太空探索初創(chuàng)公司直覺機器(Intuitive Machines)近日宣布,公司再次獲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地空間網絡的地球直接通信服務合同。這兩項合同均為固定價格、不定交付/不定數量的任務訂單,旨在加強NASA的月球探測地面站。這些合同的授予將增加通信容量,緩解深空網絡的需求壓力,并支持獨特的任務需求。今年9月,NASA曾授予直覺機器一份價值高達48.2億美元的近太空網絡合同,內容包括部署和運營一個月球數據中繼衛(wèi)星星座。
2024年12月,NASA、IBM和德國尤利希研究中心聯合發(fā)布了增強版的開源遙感AI模型——Prithvi 2.0。這一模型整合了全球數據,能夠支持土地利用變化監(jiān)測、災害響應以及作物產量預測等多種應用場景。
據法新社12月4日報道,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選擇商業(yè)太空行走第一人、億萬富豪賈里德·艾薩克曼擔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特朗普在他的“真實社交”網站上寫道:“我很高興任命賈里德·艾薩克曼擔任NASA負責人,他是一位杰出的商業(yè)領袖,也是慈善家、飛行員和宇航員?!碧乩势昭a充說:“賈里德將成為NASA的發(fā)現和啟發(fā)使命的推動力,為空間科學、技術和探索領域的突破性成就鋪平道路?!睋蟮?,憑借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合作,41歲的艾薩克曼已成為商業(yè)航天領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9月2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選定美國螢火蟲航天公司(Firefly)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fā)射于2026年完成研制的“探路者”(Quicksounder)氣象衛(wèi)星。 該衛(wèi)星是NOAA近地軌道網絡項目(NEON)首顆小衛(wèi)星,委托NASA負責研制和發(fā)射。該項目通過迅速建造中小型衛(wèi)星構建全球性氣象衛(wèi)星系統,為天氣預報、災害管理以及氣候監(jiān)測提供支持。后續(xù)NOAA和NASA將加強與商業(yè)衛(wèi)星公司在氣象衛(wèi)星方面的合作。
當地時間9月6日,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索斯旗下太空公司藍色起源表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藍色起源向火星發(fā)送衛(wèi)星的任務從今年10月推遲至不早于明年春季,以避免在發(fā)射延遲的情況下從航天器中取出燃料所帶來的重大成本、進度和技術挑戰(zhàn)。藍色起源的首次“新格倫”火箭飛行任務已被推遲到11月。
8月26日消息,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及其搭載NASA火星任務的重型運載火箭新格倫(New Glenn)現在有了暫定的發(fā)射日期。該公司周五表示,首次飛行將于10月13日進行,將搭載兩顆由Rocket Lab公司制造的探測器,以幫助NASA研究太陽風對火星大氣層的影響。據了解,這將是新格倫火箭經過多年的開發(fā)延遲后的首次飛行,并且這個日期正好趕上了前往火星的最佳發(fā)射窗口,該窗口大約每兩年出現一次,取決于行星的排列。據Ars Technica報道,這個發(fā)射窗口從9月29日開始,一直持續(xù)到10月中旬。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6日宣布將下一次載人航天發(fā)射推遲至少一個月,希望為波音公司爭取更多時間解決“星際客機”飛船故障,早日確定滯留太空宇航員的歸期。6月6日,美國宇航員巴里·威爾莫爾和蘇尼·威廉姆斯乘坐“星際客機”飛船飛抵國際空間站,原定于6月14日返回地球,但由于飛船推進器故障和氦氣泄漏等問題,返航時間一再推遲。這是“星際客機”的首次載人試飛。到本月6日,威爾莫爾和威廉姆斯已在國際空間站滯留兩個月。NASA下一次載人發(fā)射任務原定為本月18日,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龍”飛船把4名宇航員送到國際空間站。NASA6日在一份聲明中說,“龍”飛船的發(fā)射最早要到9月24日。NASA表示,希望可以給波音公司更多時間,分析“星際客機”飛船的故障原因,最終確定“星際客機”機組人員的返航時間。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三宣布,該機構將在本年代末讓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一艘航天器引導摧毀國際空間站(ISS)。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授予了SpaceX一份價值8.43億美元的合同,用于建造所謂的“美國脫軌飛行器”。該航天器的設計目的是在2030年國際空間站退役后,引導這個足球場大小的研究實驗室返回地球大氣層。SpaceX制造的這個飛行器將通過推動國際空間站從軌道再入大氣層,有效地摧毀該空間站。
5月25日,美國火箭實驗室公司宣布,電子火箭在新西蘭一號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成功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遠紅外極地輻射能實驗(PREFIRE)任務的一顆立方星送入525公里太陽同步軌道。該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周內發(fā)射另一顆相同的立方星。 這兩顆6U立方星配備了熱紅外光譜儀器,將在不同的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監(jiān)測極地地區(qū)的紅外輻射情況,為科學家提供改進氣候模型的重要數據。這些數據對于預測氣候變化現象很關鍵,包括海冰消失、冰蓋融化及海平面上升等,將幫助農業(yè)、漁業(yè)和沿海社區(qū)更好地應對環(huán)境變化。 火箭實驗室公司表示,今年計劃進行多達22次的電子火箭發(fā)射任務,其中包括兩次HASTE的亞軌道發(fā)射。但受客戶延遲交付衛(wèi)星的影響,實際發(fā)射次數可能會少于預期。
5月6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波音公司的飛船Starliner將于周一進行首次載人飛行,搭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兩名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Starliner將由聯合發(fā)射聯盟的阿特拉斯五號(Atlas V)火箭發(fā)射升空。計劃于美東時間晚上10:34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基地的41號航天發(fā)射臺進行發(fā)射。聯合發(fā)射聯盟表示,周日的天氣預報顯示,發(fā)射時出現有利天氣條件的概率為95%。波音稱,試飛成功后,NASA將著手完成對Starliner飛船和系統的認證,以便定期執(zhí)行搭載人員輪換到空間站的任務。
4 月 27 日消息,波音公司 Starliner 項目經理馬克 納皮(Mark Nappi)表示,公司正全神貫注于 NASA 執(zhí)行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將 NASA 宇航員送入太空,未來可能會讓私人宇航員搭乘 Starliner 航天器執(zhí)行太空探索任務,但目前是重點仍放在 NASA 的載人航天任務上。 波音執(zhí)行該任務的機組人員是 NASA 宇航員布奇 威爾莫爾 (Butch Wilmore) 和蘇尼 威廉姆斯 (Suni Williams),他們最早將于 5 月 6 日搭乘聯合發(fā)射聯盟 (ULA) 的 Atlas V 火箭升空。
4月23日,美國火箭實驗室公司(Rocket Lab)的電子火箭從其新西蘭一號發(fā)射場發(fā)射了韓國NEONSAT-1衛(wèi)星及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的技術驗證航天器先進復合材料太陽帆系統(ACS3)航天器。這是該公司今年第5次發(fā)射,由于地面設備問題,本次發(fā)射推遲近20分鐘。軌道轉移器在火箭起飛9分鐘后與上面級分離,起飛50分鐘后將NEONSAT-1衛(wèi)星送入520千米高圓軌道,起飛1小時45分鐘后將ACS3送入1000千米高目標軌道。本次發(fā)射任務的主星NEONSAT-1衛(wèi)星是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研制的一顆對地觀測衛(wèi)星,質量約100kg,搭載分辨率為1米的相機。該衛(wèi)星是韓國科學技術院NESONSAT對地觀測衛(wèi)星星座的首顆衛(wèi)星,后續(xù)10顆衛(wèi)星計劃于2026年至2027年使用韓國世界號火箭(Nuri rocket)發(fā)射。ACS3是NASA基于立陶宛小衛(wèi)星制造商納型航電公司(NanoAvionics)衛(wèi)星平臺研制的12體立方星。
2024年3月1日,NASA宣布取消了耗資數十億美元的在軌服務、組裝和制造項目(OSAM-1),該項目嚴重延誤和成本超支。OSAM-1的開發(fā)目的是為Landsat 7航天器補充推進劑,然后進行Ka波段衛(wèi)星天線的在軌組裝。 NASA表示,取消OSAM-1項目的原因是技術、成本和進度問題一直都很難解決,人員變動頻繁,在軌補加技術準備不充分,缺乏忠誠的合作伙伴。 在國會正式通知項目取消后,NASA將啟動相關流程,其中包括硬件轉讓、尋找接替的合作商。 大約有450名NASA員工和承包商參與OSAM-1項目,NASA將審查如何減輕項目取消對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OSAM-1的領導者)員工的影響。在2024財年之前NASA還會按計劃支持項目人員。
1月25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23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于2025年5月發(fā)射“星際測繪和加速探測器”(IMAP),捕捉從星際空間流入太陽系的塵埃顆粒。
美NASA商業(yè)航天辦公室1月19日宣布,向COMSPOC、LeoLabs和Slingshot Aerospace三家公司訂購了與近地軌道物體相關的數據和服務,作為其“綜合探路者”項目的一部分。“綜合探路者”項目旨在測試該辦公室如何整合商業(yè)空間態(tài)勢感知數據,以建立太空交通協調系統(TRACSS)。
雖然SpaceX上個月中旬才剛剛完成第二次星艦飛船的試飛,但種種跡象顯示,相關各方已經將關注焦點轉向第三次試飛。根據最新的報道,一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員本周透露,預期第三次星艦試飛將包含一項關鍵的技術演示——飛船如何在空中傳輸低溫推進劑。不過,NASA的發(fā)言人也在周二強調,如同太空行業(yè)的慣例,所謂的計劃都有可能會發(fā)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