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fā)展部、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xù)交通聯合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共同發(fā)布《2020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根據高德地圖“明鏡”交通評價系統監(jiān)測,全國排名前一百的停車延誤紅綠燈路口主要分布在30個城市中,其中深圳上榜的路口數最多共有10個,成都有4個,但均未進TOP20排名。
紅綠燈路口停車延誤榜出爐:東莞 佛山 深圳排名前三
根據高德地圖“明鏡”交通評價系統監(jiān)測,全國主要紅綠燈路口早晚高峰停車延誤榜TOP20中,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qū)的城市占一半,主要分布在14個城市中,其中東莞、北京、佛山、哈爾濱、中山、長春上榜路口各有2個。
而紅綠燈路口排隊長度榜TOP20中,以南方城市為主,大中型城市中多數城市數據指標環(huán)比二季度呈上升趨勢。
報告顯示,三季度紅綠燈路口停車延誤時長排名前三位的城市分別為東莞、佛山、深圳,與二季度一致。環(huán)比二季度發(fā)現,深圳的路口停車延誤時間有顯著降低,東莞、佛山略有增加。紅綠燈路口排隊長度排名前三位城市分別為西安、貴陽和廣州,與二季度一致;環(huán)比發(fā)現,西安排隊長度基本持平,廣州、貴陽略有增加。
將停車延誤紅綠燈路口監(jiān)測排名擴大,可發(fā)現排名前100的紅綠燈路口分布在30個城市中,其中深圳上榜的路口數最多,共有10個,成都有4個,但均未進TOP20排名。
停車延誤排名前三的路口分別為:東莞市的迎賓路與新城路路口、哈爾濱市的三大動力路與安通街路口和佛山市的南海大道南與季華七路路口,車均停車延誤時長均超過150秒,環(huán)比Q2季度略有上升。
紅綠燈路口服務水平較低十大城市:東莞、深圳、長春排名前三
通過挖掘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綜合計算得出 “路口延誤指數”,基于路口的等燈時長停車次數,對全國50城市路口服務水平進行等級評價,并依據延誤指數將路口服務水平劃分A-F六個等級(A最優(yōu),F最差),當城市E和F等級路口較多時,則說明城市路口服務水平整體較低。
數據顯示,三季度早晚高峰時段服務水平較低路口占比較大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排名前三位城市分別為東莞、深圳和長春,占比分別為11.01%、7.99%、7.03%,其中東莞E和F等級的路口143個,深圳196個,長春67個。
“診治”哈爾濱紅綠燈路口
或受二季度疫情影響,哈爾濱的三大動力路與安通街路口,三季度停車延誤時間環(huán)比呈上升趨勢,尤其在早晚高峰期間,三季度上升尤其顯著。安通街為進出市區(qū)的重要通道,且周圍有哈爾濱汽輪機醫(yī)院等強吸引POI,因此此路口交通壓力大,尤其是北進口,平均停車次數達2-3次。
經分析診斷給出優(yōu)化建議:首先,可對交通信號燈優(yōu)化,調整信號周期,減少路口停車次數,提高車輛通行效率;進行交通組織優(yōu)化,當前道路條件較差,通行能力低,在可能的前提下增加車道數,增加道路資源供給,或將車道設置為復合車道;同時,加強交通秩序管理:加大路口電子警察抓拍,提高路口安全秩序;導航策略方面,可增加導航語音播報提醒,使車主提前獲悉交通信號燈的燈態(tài)變化情況,提高綠燈時段通行效率。
高德地圖已于去年上線“明鏡系統”,從多維度對影響城市交通的因素進行掃描,提供城市交通運行“體檢報告”,為精準化綜合施策提供依據。為進一步破解交通治理的難題,加強更加精細化的交通管理,高德地圖上線“交通醫(yī)生”,可評診治城市各類堵點,找到病因“對癥下藥”。評:即通過30+項評價指標,快速掃描不同場景下城市堵點和資源瓶頸;為城市交通管理部門診斷交通問題,評估交通改善措施提供量化的數據支撐。診:即精細化分類城市交通擁堵場景,與交通管理者、專業(yè)機構和交通“醫(yī)生”,共同對交通問題進行診斷。治:即對體表導致的局部擁堵,通行能力導致的區(qū)域用堵,出行結構不合理導致的城市擁堵,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