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5月27日,我國登山隊員登頂珠穆朗瑪峰,并首次測得珠峰8848.13米的巖面高度。45年后的同一天2020年5月27日11時,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站上地球之巔,攀登世界之巔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毅力,而科學也同樣需要這種珠峰精神。
“長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幾乎是每個孩子在童年時都會被問到的問題;“長大以后我想成為科學家”,亦是許多人于懵懵懂懂之時給出的答案。然而人生的選擇環(huán)環(huán)相扣,夢想的堅持或放棄都可能源于一念之間。
“每一項國家科技獎的背后,都是科學家們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要完善與基礎研究特點相適應的保障、評價和激勵機制,讓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專注得到更多褒獎。”--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中,九三學社上海市副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委員表示。
“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
從“向科學進軍”到“迎來科學的春天”
從“占有一席之地”到“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
中國的創(chuàng)新之音越來越激越、昂揚,面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之門已開啟。讓更多的青年人成為科學家、發(fā)掘和支持具有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和未來影響力的青年先行者,助力其勇攀科學技術之巔。
這也是首屆全球前沿科技青年科學家論壇(GYSF)的期許,作為推動社會可持續(xù)性進步的重要力量,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正是時下最受關注,同時也最為稀缺的資源。
由泰伯網主辦,國際華人地理信息科學協會(CPGIS)、ACM SIGSPATIAL中國分會、中國測繪學會作為聯合主辦單位的全球前沿科技青年科學家論壇(GYSF)基于WGDC全球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旨在深入研討前沿科技所面臨的機遇、挑戰(zhàn)和未來發(fā)展方向,加強多學科之間的交流融合。
面向全球發(fā)掘10位具有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和未來影響力的中國青年先行者前沿科技領域代表人物,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新一代青年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力量和精神風貌。
自4月15日正式接受報名以來,便受到了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yè)單位的青年先行者廣泛關注。目前,已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英特爾公司等30多家企事業(yè)單位的演講人申報。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半導體材料與器件、智能制造、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5G、人工智能、大數據、高性能計算等19個前沿科技領域。
5G、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近兩年,這些充滿科技感的概念逐漸成為社會生活中各種具體的細節(jié),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迅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將繼續(xù)尋找那些甘做“冷板凳”的青年學者。
一、GYSF尋找的“青年科學家”有什么特點?
年齡45周歲及以下,已經獲得研究生及以上學位的企事業(yè)單位的青年教師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無論你是在頂尖的科研院所還是普通高校,無論你在頂尖科技公司還是初創(chuàng)小公司,在這里我們一視同仁,全靠技術說話,并按著下面三維維度進行評選:
產學研融合的視角:這個青年不單純以科學研究價值作為追求目標,兼顧科技、產業(yè)的融合與推動;因科技、產品、模式、渠道等方面創(chuàng)新預期帶來的市場回報。
科技創(chuàng)新的視角:這個青年在關鍵科技領域有開創(chuàng)性、突破性、創(chuàng)新性成果,對所在研究領域有 一定的影響力和獨到觀點,科研技術創(chuàng)新層面在行業(yè)內處于領先水平情況。
人文的視角:我們鼓勵堅守的純粹和嚴謹的科學精神。
二、GYSF尋找的“青年科學家”主攻哪個領域?
新一代信息技術: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量子計算、數據可視化、神經網絡、機器學習、區(qū)塊鏈、高性能計算、邊緣計算
半導體材料與器件:芯片、顯示技術、智能傳感器
智能制造:機器人、智能檢測與裝配、智能物流與倉儲、自動駕駛、航天技術
三、GYSF評選流程及重要時間節(jié)點:
自主報名 4月15日-6月15日(即將結束)
由各單位推薦或個人自主報名,經組委會初步篩選后產生各領域的演講人提名名單。
申報材料 4月15日-6月15日(即將結束)
獲提名的演講人提交申報材料,組委會根據申報材料篩選入圍名單并提交專家委員會。
評定結果 6月15日-6月20日
由專家委員會給入圍的演講人進行投票,組委會根據投票結果產生各領域的演講人名單。
結果公示 6月21日-6月31日
評選結果在論壇官網公示 10 天,如無異議,確定最終演講人名單。
現場演講 8月18日-8月19日
演講人受邀出席全球前沿科技青年科學家論壇現場匯報研究成果或前沿理論,并接受獎勵、 媒體采訪等。
四、入選的“青年科學家”將獲得哪些獎勵?
1、入選人將獲得20分鐘專享演講時段,面向全球直播
2、入選人將冠名“全球前沿科技青年科學家”稱號,并享受專屬特權
3、入選人科研成果將于會期展示,百余家媒體宣傳報道
4、入選人科研成果將于線上專題永久展示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