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國土資源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全文發(fā)布了行政復議十大典型案例和解讀。這是國土資源部首次也是在國務院各部委中首家向社會公開發(fā)布行政復議典型案例,反映了國土資源部推動法治國土建設的堅強決心。
此次發(fā)布的案例以糾錯類案件為主,覆蓋了信息公開、投訴舉報、不動產登記、土地預審、礦業(yè)權管理等國土資源部行政復議案件的主要類型。
國土資源管理關系百姓重大財產權利,社會關注度高。近年來,受新《行政訴訟法》實施、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公益訴訟試點等多重因素影響,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大幅攀升,2012年~2016年,國土資源系統(tǒng)受理行政復議申請13863件,其中部本級受理3724件。在行政復議案件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全系統(tǒng)行政復議糾錯率也從2012年的15.9%提高到2016年的29%,提高近一倍;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認真履職盡責,有效化解糾紛,取得了顯著成效。
國土資源部政策法規(guī)司司長魏莉華表示,向社會公開發(fā)布十大典型案例和解讀,旨在明確疑難案件的辦理標準、示范法律適用、統(tǒng)一審理尺度,引導和服務群眾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充分發(fā)揮行政復議制度在化解行政爭議、推動法治國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據(jù)介紹,本次發(fā)布十大典型案例有很多亮點。一是傳遞了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法治、追求公平正義的堅定信念。主動公開國土資源部門工作中的不足,敢于刀刃向內,揭短亮丑,及時糾正問題并推進制度完善。二是彰顯了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依法辦案、有錯必究、建設法治國土的堅強決心。將“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侵權要賠償”的法治原則落到實處,達到辦理一案、規(guī)范一片的效果。三是展現(xiàn)了行政復議機關在引導示范、定紛止爭、完善社會治理新格局中的積極作為。案例的篩選強化了第三方評估,更具指導性。與此同時,通過行政復議案件的辦理,表明了主管部門對一些行政管理問題的意見和看法,有助于推動形成行政執(zhí)法、行政復議與司法審判各司其職、良性互動的格局。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部黨組明確提出了新目標,努力使人民群眾在每一起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今后我們將在總結經(jīng)驗的基礎上,采取分年度或者分專題方式,分批發(fā)布典型案例,持續(xù)深化法治國土實踐,更好地維護群眾合法權益。”魏莉華表示。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