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sNews 高級編輯 陳啟臨)谷歌也是今年夏天正式在實際道路上測試的無人駕駛汽車,對比之下,我們所熟悉的國內(nèi)客車品牌宇通客車近日也在實際道路上通過了無人駕駛大型客車的測試。
此情此景,大家可以通過照片來感受一下。車內(nèi)值守的這位師傅,不再需要手握方向盤了。
據(jù)宇通客車官方網(wǎng)站的新聞及多家媒體的報道,這款由型號為ZK6105客車改造的智能客車iBus,配置了2個攝像頭、圍繞車身的4部激光雷達、1部位于車前的毫米波雷達,以及GNSS導航系統(tǒng),具有圖像識別、物體感知和高精度導航的能力;它在全開放環(huán)境的城市快速路鄭開大道安全行駛了30多公里,經(jīng)過20多個信號燈路口,靠站2次,完成了跟車行駛、自主換道、鄰道超車、自動辨別紅綠燈通行、定點??康仍囼灴颇?,順利到達測試終點,而且全程無人工干預。
李德毅院士曾在2014年WGDC接受3sNews獨家專訪時就提到過與宇通公司合作的自動駕駛大巴,當時他介紹說“我們和宇通公司合作,那個車有10米長,我們在車的兩邊裝了激光雷達。”
iBus的開發(fā)耗時3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帶領的無人駕駛汽車團隊提供了支持。iBus其核心系統(tǒng)分為智能主控制器、智能感知系統(tǒng)、智能控制系統(tǒng)3部分,最前者相當于是大腦,通過感知系統(tǒng)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處理和判斷,進而通過智能控制系統(tǒng),對客車進行動力方面的操控。
宇通客車在智能駕駛方面有著長期的布局,例如他們在幾年前就曾推出過道路偏離預警系統(tǒng)和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來提高駕駛的安全性;而接下來他們將保持和李德毅院士團隊的合作,進一步推動技術的實用化。宇通技術研究部部長趙登峰則表示,大型客車更需要安全技術,以便在惡劣天氣、路況及突發(fā)情況下能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