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巴藝術中心的門前,青海省第二測繪院玉樹分院的測繪作業(yè)員們正在緊張的進行著外業(yè)工作。頭戴鴨舌帽、身穿警示衣,黝黑的臉龐一副專注的神情,馬吉德一眼看上去就是個長期從事戶外工作的高原漢子。當記者走近他時,馬吉德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康巴藝術中心的竣工測量。“我們的工作一定要細心,不能出現(xiàn)一點馬虎,一個小數(shù)點都不能錯。”馬吉德放下手中的測繪儀對記者說道,他告訴記者,測繪工作相對比較繁雜。首先,當建筑物完成設計后,測繪作業(yè)員就要到實地去進行定位、規(guī)劃工作。其次,當建筑物完成建設后,他們要對建筑進行竣工測量,檢測建筑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最后,在建設期間和完工后進行沉降監(jiān)測。
回家:背起行囊就走
“每次輪到自己休假,我都會高興得好幾天睡不著覺。心里就想著得趕緊加班加點把手頭的工作完成,這樣回家也放心。”馬吉德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笑著對記者說。由于玉樹分院測繪隊的測繪作業(yè)員們大部分來自于西寧。每年的11月份,他們都要趕在冬季大雪封山前,離開玉樹。等到第二年的3月份,青藏高原的冰雪還未融化時再返回玉樹,繼續(xù)投入到緊張的測繪工作中。從3月到11月,在這長長的8個月的中,每位測繪人員最多只有10天的休假時間。
獎狀:要掛到宿舍里
中午12時,測繪作業(yè)員結(jié)束了一上午忙碌的工作。采訪團便跟隨測繪作業(yè)員們回到了他們在玉樹的家--青海省第二測繪院玉樹分院。
這是一棟頗具藏族風格的二層小樓,進門右轉(zhuǎn),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間宿舍,雖然看不到太多的裝飾,但是房間收拾得十分整潔。宿舍里面整整齊齊的擺放著4張床鋪和一張大辦公桌,桌子上圖紙顯示的數(shù)據(jù)清晰可見。“由于條件所限,我們的宿舍也是辦公室。”馬吉德向記者介紹到。
在玉樹分院,最多的就是滿墻的大紅色的錦旗,無論是機房里還是餐廳內(nèi)。“如果以后再有錦旗,我們就要掛在宿舍的墻上了。”馬吉德笑著說,臉上卻藏不住的流露出一絲小驕傲。
2010年玉樹發(fā)生地震,青海省第二測繪院的隊員們在第一時間內(nèi)便趕到了災區(qū)。“當時的玉樹可以說是一片廢墟,眼前連一棟像樣的房子都沒有,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再加上玉樹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不少同事都出現(xiàn)了高原反應。”馬吉德眼睛看向遠處,仿佛他回到了第一次來玉樹的那一天。堅強的高原漢子從來不說苦,最終測繪作業(yè)員們克服種種困難,完成震后的地形測量,為災后援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找個媳婦,讓家里人放心
當記者問馬吉德今年有什么愿望時,這個因為長期在野外工作,皮膚曬得黝黑的小伙子,害羞地說道:“我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趕緊給自己找個媳婦,好讓家里的父母放心。”
整整四年的災后重建,幾千個工程項目,大到地標性建筑物,小到百姓民居。辛勞的測繪作業(yè)員們在玉樹的每一個角落里都留下了一個個深深的腳印。
“我們親眼見證了新玉樹的成長,參與了新玉樹的建設。作為測繪作業(yè)員,我感到特別自豪,有一種成就感在心底。”馬吉德說道。
一聲長鳴,說唱人開始了格薩爾王一生的講述。在漫長的歲月中,傳奇的故事演變了蜚聲中外的史詩《格薩爾王傳》。測繪作業(yè)員又開始了下午的工作,在這片神秘富饒的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曾撒下過他們的汗水。如今,他們?nèi)匀粓允卦谘┯蚋咴墓ぷ鞯谝痪€,堅守著心中的那份信念,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魏暖昕 吳昀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