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S定向”是個“好東西”
LBS已經不是一個新詞匯,從它第一次出現到現在已有十余年,反反復復的發(fā)展經歷過不少迂回,但是直到移動DSP的出現,才讓LBS再次閃耀起來,筆者將從移動廣告的角度出發(fā)將二者放在一起做闡述。
LBS (Location-Based Services)稱為位置服務,是指通過電信移動運營商的無線電通訊網絡或外部定位方式,獲取移動終端用戶的位置信息。它包括兩層含義:首先是確定移動設備或用戶所在的地理位置;其次是提供與位置相關的各類信息服務。如微信微博“附近的人”,百度地圖“搜周邊”,大眾點評“附近的團購”等等,這些都是LBS的體現。
“LBS定向”是由LBS延生出來的概念,指的是基于位置的定向技術,這種技術也是通過對用戶的位置數據分析,找到潛在目標位置的受眾,將廣告投放在該區(qū)域的目標受眾從而引導受眾進行購買行為,這種直接引導性消費對移動廣告的投放來講無疑是個“好東西”。
LBS顛覆移動廣告投放方式
LBS能為移動廣告顛覆什么?這主要看LBS主要能為移動廣告做什么,移動廣告無非就是要把廣告的信息投放給目標受眾,讓用戶可以接收到信息,從而進行購買消費等行為,完成一個營銷的過程。LBS在這個過程中為移動廣告提供的是投放策略及精準度方面的作用。
移動DSP出現之前,移動廣告的投放主要是依托廣告網絡,投放方式較為粗放,是廣撒漁網多收魚的狀態(tài),然而這樣的方式未免會造成諸多資源的浪費,廣告的到達率取決于你的漁網撒的有多大,這樣往往廣告主需要付出更多的資金投入才能取得較好的回報。
LBS能顛覆的就是改變移動廣告的這種粗放投放方式,讓移動廣告的投放更加合理精準。LBS的數據與移動用戶的IDFA數據信息結合,造就一個多維度的人群標簽庫,廣告主只需要通過移動DSP把“LBS定向”技術與“人群定向”技術相結合,把目標受眾從人海茫茫里精確的鎖定,然后對其鎖定人群給予廣告投放,這種方式有別于廣告網絡的粗放投放方式,其廣告的到達率和效果轉化率也是最佳的,因此這種投放方式更加適合移動廣告的投放。
“LBS定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優(yōu)勢,可以從它的兩個主要特點中看出:一是用戶覆蓋率高,根據國際電信聯(lián)盟(ITU)2013年調研結果顯示,世界上共有68億移動電話用戶(全球人口數量71億),據工信部統(tǒng)計數據,2014年一月底中國移動通訊用戶達12.35億(全國人口13.5億),較上月增長0.5%。可見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移動用戶覆蓋已經達到一個非常高的水平,這么龐大的移動用戶就保證了LBS的高覆蓋率。
二是精準度大,例如百度地圖推出的定位精度在50米以內的概率為67%,定位精度在150米以內的概率為95%。定位精度一方面與采用的定位技術有關,另外還要取決于外部環(huán)境,包括無線電傳播環(huán)境、基站的密度和地理位置、以及定位所用設備等。
移動DSP深挖LBS 走向“超精準”
移動DSP是專為移動端推出的,其特性也更加符合移動設備的屬性,LBS本身具有極強的移動特性,在移動互聯(lián)網迅猛發(fā)展的今天,手機等移動終端已成為現代人最常用的工作生活工具,甚至說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LBS都可以充分利用移動終端進行精準營銷,那么這種精準營銷一旦與移動DSP相結合,所產生的就會是1加1大于2的效應。
根據力美科技產品副總裁陳昱的介紹,一旦移動DSP與LBS技術相結合,就可以用最小的網捕撈最多的魚,他說力美建立并維護一個商圈位置信息庫,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國500個城市,8000個商圈。廣告主可以選定自己想定位的多個商圈,并設置好覆蓋半徑,這樣廣告主就能定位到在這些商圈內經過的用戶。舉例說力美科技給寶馬“金融計劃”做的一個投放案例,充分運用LBS進行投放,根據力美DMP中6億人群數據,進行人群分類,依據用戶的年齡、收入、人生階段等基本信息與用戶偏好屬性(有車人群、投資理財者、商務人群等)相結合,把目標人群縮短至4450多萬,接著再利用“LBS定向”在500個不同城市,8000個不同商圈進行區(qū)分,最終把目標人群縮短至百萬甚至十萬級別,這樣就可以非常精準的把廣告投放給目標人群。
移動DSP與LBS的結合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是基于大數據的人群標簽定向,這就基于DSP平臺的數據庫的量有大多,以及標簽分類的細分度有多大,根據陳昱的介紹,力美DSP目前的人群標簽庫已經達到1600個,基本囊括了所有可以細分的標簽,并且這個標簽還在不斷積累當中,未來有望突破2000個。第二個就是實時定向優(yōu)化投放。移動DSP會利用LBS根據人群的流向、位置信息的變化等參數的改變而進行投放優(yōu)化,這個優(yōu)化過程會使投放持續(xù)鎖定最精準的那部分人群。
前面講的地理位置定向是“實時”定向優(yōu)化,即DSP根據用戶實時位置來投放廣告。另外一種定向是根據用戶的習慣位置來投放廣告。譬如用戶經常出現在機場,我們就能判斷他可能是一個商旅人士,據此可以投一些貿易類或酒店類的廣告。在實施過程中,力美把帶有地理信息的廣告流量信息都收集起來,通過數據挖掘,提煉出專門的地理位置DMP。廣告主在投放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像“國貿白領”、“機場商旅人士”、“北漂人群”(常年在北京,但是春節(jié)期間在外地的打工一族)等人群標簽進行投放。
陳昱告訴筆者,移動DSP與LBS結合的精準度能達到多大程度,這就取決于移動平臺的綜合實力,這其中要包括數據庫的量、標簽分類的能力、數據挖掘的能力、區(qū)域劃分的精準度以及過往的投放經驗等要素,一個好的平臺可以把各項要素充分結合,深挖出廣告投放的精準度,相反沒有通盤的掌控能力的平臺,其精準度也必然會大打折扣事倍功半,因此廣告主在選擇LBS進行投放時需認真考核廣告平臺。
隨著LBS技術日臻完善以及移動DSP的普遍使用,移動廣告投放就能達到“超精準”,這無疑會顛覆過往的廣告投放方式,可預想一副畫面,以后出門只要帶上手機就可以完成吃、住、行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你到達到達某個地方,打開手機關于附近的全部信息就將出現在你的手機上,所以“手機在手,走遍神州”絕不僅僅是夢。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