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今天看你們的報道說打車軟件競爭特別殘酷。我知道的是他們在給司機瘋狂補貼有一陣,這些打車軟件有收入嗎?為什么要靠拼殺活著?
答:從未來一段時間看,打車軟件主要靠風險投資,尤其是產(chǎn)業(yè)資本支撐。比拼的不是技術(shù),而是各個公司的資金實力。
如為提高司機師傅的響應(yīng)機率,嘀嘀打車采取一套復雜模式會對司機師傅進行補貼,一單可能是10元話費。
快點打車為搶奪打車市場份額,甚至宣稱打算投入1億補貼出租車司機。
持續(xù)燒錢背后是幾乎沒有收入。一位嘀嘀打車人士曾透露,公司每個月無進賬,但支出卻高達數(shù)百萬元??斓拇蜍噭t表示燒錢還要看誰燒的更有效率,明年要拼產(chǎn)品和服務(wù),看誰能做的更細。
問:為何要燒錢搶市場
答:以北京為例,北京實行尾號限行、嚴查酒駕、停車費提價等政策,很多市民棄私家車改乘公共交通出行,打車需求只增不減;另一方面,北京市實行出租車總量不增加調(diào)控政策,出租汽車總量維持在6.6萬輛。出租車供求市場一增一平,是造成“打車難”的關(guān)鍵。
“打車難”及乘客和出租車司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會是長期問題,也是一塊值得開發(fā)的大市場,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巨頭關(guān)注。因此,打車軟件的競爭就不是創(chuàng)業(yè)者之間的競爭,而是巨頭間的競爭。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競爭背后,是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對這塊O2O市場的搶奪。
如使用快的打車的乘客已經(jīng)可以通過支付寶錢包支付打車費,嘀嘀打車也醞釀與微信進行合作,未來使用微信支付乘客同樣可以買單。
打車模式還可以建立一個O2O應(yīng)用服務(wù)入口。這個入口價值是基于龐大的用戶規(guī)模,向其他服務(wù)拓展尋求盈利模式;圍繞打車用戶做精準營銷,向用戶推送打車目的地的生活服務(wù)信息,如餐飲、娛樂、交通、生活等,發(fā)掘用戶潛在消費需求。
更重要的是,打車模式正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如嘀嘀打車一位人士所言,市場還屬于培育階段,使用打車軟件的還屬于很小一部分,打車軟件今天真正競爭對手實際上是路邊打車。因此,嘀嘀打車愿意花值得的錢去改變?nèi)藗兊牧晳T,讓更多人嘗試一種更便捷出行方式。
問:拼殺可以清洗其它對手
答:與年初打車軟件市場百花齊放相比,如今的玩家正逐漸減少,一些資金實力不太雄厚或市場運作不太好的玩家正被“清洗”出市場。
在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的肉搏戰(zhàn)中,原來市場的主要玩家搖搖招車、百米等已敗下陣來。今年甚至一度有傳言說搖搖招車資金鏈斷裂,也不再對司機進行高額補貼和獎勵。
而此前,在高峰時期靠搖搖招車每拉一單都會給司機作20元做獎勵。司機每天在線6小時也會獲得搖搖招車5塊錢的補助。對于新注冊用戶,以及每個月度通過搖搖招車拉客排名靠前的司機都會獲得搖搖招車的獎勵。
一位前搖搖招車高層指出,搖搖招車輸?shù)牟⒎鞘羌夹g(shù),而是資金。搖搖招車前后才融資300萬美元,嘀嘀打車卻高達1500萬美元,甚至還可能拿到上億美元投資。
這位高層表示,搖搖招車當初在吸引外部投資方面太保守,導致今天落后。如果搖搖招車有足夠的資金,依然可以繼續(xù)參加這場對司機的補貼大戰(zhàn),而不至于市場推廣停止下來。
當然,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也不可能一直燒錢。如果長期燒錢看不到盈利方向,未來也可能會面臨被資本拋棄的命運。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