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重慶晚報記者
A=楊敏,男,29歲,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慶測繪院工程中心野外測繪員,從事野外測繪工作4年
Q:長期出差,家人沒意見?
A:意見大著呢,常跟我抱怨!說實話,這次我是帶著任務回來的:雙方父母覺得我們老大不小了,該要小孩了,逼我回來造計劃。如果這次計劃成功,等春節(jié)回來,老婆該是大肚婆了。
其實,現(xiàn)在還算不錯,老一輩測繪員由于技術(shù)手段限制,出差時間基本是一年以上。他們中間流傳著一個段子:出差前媳婦還沒生,回來孩子都喊叔叔了。
Q:你們這行不太好談戀愛?
A:動輒出差幾個月,哪個受得了?我有一個同事,做了8年測繪,期間跟幾個女朋友分分合合,人家都受不了他長期出差。所以,測繪員中同行夫妻較多,互相能體諒對方的難處。
Q:收入高嗎?
A:平均收入大概8—10萬元/年吧。女測繪員是鳳毛麟角。做這個太辛苦,光是背上的裝備就有三四十斤重,在無人區(qū)搞測繪是常事。
Q:你剛才說無人區(qū)?
A:之前,我在甘肅一個戈壁灘上搞過一次國家大地基準測繪,戈壁里雖然也有公路,但離我們的測繪點還有8小時路程,只有走進去。那是真正的無人區(qū),由于埋石(指將測繪標志埋入地下作為測繪人員觀測時使用)需要水來攪拌水泥,我們走了近兩小時才找到一戶人家。最后,對方以280元/桶的高價把唯一的兩桶污水賣給了我們。
Q:洗澡很不方便吧?
A:我最高記錄是一個半月沒洗漱。從戈壁灘出來后,別人說我們身上的味道能熏死人。有的野外測繪點,晝夜溫差可達到三四十攝氏度,從暴曬到暴雨是轉(zhuǎn)眼間的事。如果身體素質(zhì)不好,很容易病倒。
Q:看來,你們得有牛一樣的身體啊!
A:每次出發(fā)前,我們都會體檢,針對沙漠、高原、盆地、海洋等不同地形檢測相應的身體指標,比如心肺功能、血壓等。出發(fā)前,還要針對性訓練。2007年,去平均海拔4600米的昆侖山測區(qū)前,大家做了3個月體能訓練。
Q:經(jīng)常在野外風餐露宿?
A:住帳篷,吃白干飯是常事。有時候風沙太大,一鍋白米飯煮出來就成了黃米飯。我們一般采取打游擊的方式,在大本營備足大米、糧油、蔬菜、汽油等日常必需品,再乘車前往測區(qū)作業(yè),一走往往就是一個多星期。車不能到的地方就只能步行,一天下來腳上全是血泡。白天測繪后,晚上還要整理調(diào)繪片,一天工作常常在12個小時以上。
Q:聽說你們每年還有犧牲指標?
A:犧牲指標?沒聽說過。危險當然存在,我曾在測繪時遭遇野豬襲擊,跳到幾米高的河坎下才逃走。
現(xiàn)在,由于科技手段的更新,野外測繪基本不存在生命危險了,因公犧牲的測繪員,多發(fā)生在上個世紀90年代前。當年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就出過不少英雄,測繪員在沙漠里找不到水源,只能靠喝墨水維持生命;犧牲前為了保護好測繪資料,將裝有資料的包緊緊壓在身下。救援人員找到遺體時,他的手還死死抓在沙坑里,為了不讓風沙刮走資料。
Q:這份工作太艱苦了……
A:有苦也有樂。這么多年,好風景見了不少,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只能用人間仙境來形容。有一次,我們在青藏高原測區(qū)發(fā)現(xiàn)一條小河,清澈得像沒水一樣,河里魚多到隨便一腳下去就能踩到幾條。我現(xiàn)在對旅游根本沒興趣,那些所謂的景區(qū),在我眼里太普通了,好比一個看過無數(shù)高清電影的人,怎么還能接受槍版(指從影院里偷拍出來的電影)?(彭洋)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