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們似乎忽然認識到,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位置服務是移動生活的重要入口,地圖可以整合大量相關服務。作為平臺,它又可以為第三方提供位置服務。巨頭們對地圖都熱衷起來。2012年騰訊大規(guī)模投資,推出搜搜街景地圖,阿里巴巴則投資3500萬成為易圖通的控股股東,并考慮組建地圖業(yè)務部門,百度更是早已將地圖定為公司戰(zhàn)略方向之一,今年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務)部門將在數百人的員工基礎上激增一半之多。三巨頭之后,360、搜狗乃至于京東也都加入了地圖大戰(zhàn)之中。由于地圖是一種特殊產品,具有極高的政策壁壘和法律風險,且需要大量的專業(yè)采集人員,所以中國相關的十一張牌照公司里只有高德和四維圖新壯大起來。而互聯網公司只有地圖互聯網資質,他們必須與傳統地圖服務商合作。
高德顯然是地圖之戰(zhàn)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高德2002年成立,出身于一家傳統地圖服務商,是唯一擁有導航電子地圖、測繪航空攝影和互聯網地圖服務三甲資質的公司。早在2010年上市時,高德(Nasdaq:AMAP)就明確提出向移動互聯網轉型。2011年5月,正式提出打造移動生活位置服務門戶的口號。2013年1月,宣布成為第一個用戶數過億的手機地圖應用,移動地圖市場份額高德占近30%。
高德多年的底層數據積累是BAT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從非互聯網企業(yè)向移動互聯網轉型,從一家B2B模式的公司向B2C轉型,不僅是思維方式、管理方式,甚至連生產方式都要做出巨大改變。比如在大數據挖掘能力方面,這些改變的艱巨使這家“變量”公司身上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同樣重要的是,對于這種類似壯士斷腕的轉型,管理層意見難以達成一致時,阻力更是大大增加,有投資人指出,阿里此次入股也將改善此狀況。此次阿里入股后,原董事長侯軍退出了管理層,職務由成從武兼任。“這無疑對團隊是件好事。但高德是否有機會做出來,最終決定于團隊的學習能力和知識。”
成從武看上去溫和儒雅,但像他那些湖北老鄉(xiāng)一樣,在談到對商業(yè)理解、形勢判斷時,商業(yè)的敏銳處處體現。他說,“現階段結盟更為現實。”
兵器一:認清自己
高德早已感受到來自百度的壓力。日前,百度地圖成立不足一年的時間,百度LBS日活躍用戶量過億,在這個數據指標上略超高德。而且,依靠品牌影響力、資源互換以及付費等方式,百度地圖正在加快更多的第三方應用接入。在百度LBS合作伙伴的名單里,大眾點評網、攜程網、去哪兒網、好大夫在線、39健康網、易車網等40多家知名網站赫然在列,涉及餐飲、酒店、健康等多個垂直領域。
“百度提供的不僅是傳統的搜索定位、導航等功能,而是結合餐飲、出行等在內的一站式生活服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百度員工表示,“高德雖然目前(用戶量)是市場第一,但是在百度看來更重要的競爭對手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因為高德更擅長的部分在底層。他們還缺乏對于互聯網產品的理解,用戶體驗,交互不夠好。并且從知名度來講,顯然百度更有優(yōu)勢做產品推廣。”
這是巨頭和中小型競爭對手同場競爭的慣常圖景,進入雖慢,但體量大沖擊力強。市場開始懷疑高德的戰(zhàn)斗力了。
“百度即使加大投入,也是一個部門在和高德打,他們幾百人,我們是幾千人的專業(yè)隊伍。”高德資深副總裁姜德榮說,“百度地圖的一個致命缺點在于由于缺乏基礎數據,這導致其在某些特殊時刻的反應力不及高德。以雅安地震為例,“高德的數據修復過程是一體化的,從數據獲取到基礎數據、航天數據,所以能夠快速組織上線發(fā)布,之后用戶數據又能回到底層,形成良好的互動。雅安地震后不到一天時間我們就完成了數據的更新,但百度沒有基礎數據,要實現好多個公司之間的配合,即使從協調資源的角度來看,效率也會更低。”
其實在2010年高德剛剛上市不久,公司內部曾經專門開會討論過誰將成為其新的競爭對手,那個時候,百度已經進入他們的視野,所以這幾年公司內部都有些針對性的技術、產品積累。
各有所長意味著這場戰(zhàn)爭其實是馬拉松的比賽。“如果市場格局確定是我們兩家競爭,他超過我半個身位或我超他半個身位都不重要,是看你能不能走到頭。綜合起來,競爭還是要數據服務、應用端和技術結合的。”成從武認為,高德另外一個強大優(yōu)勢在于將來手機和汽車肯定會打通,高德過去十多年一直致力在傳統的汽車領域。“這也是我們很大的優(yōu)勢。和百度競爭三五年之內不會有什么結果。”
所以,百度的進攻并不足以使其做出“賣身”的決定,高德代表了一類具有核心價值但尚未成熟公司的危險處境:自身業(yè)務被所有巨頭覬覦,如果不投靠巨頭,則意味著每個巨頭都是敵人。“和任何一個巨頭打仗,對公司的傷害都是非常大的。因為巨頭有品牌,有市場競爭力,高德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可能才達到一樣的效果。和百度一家打,是不是還得顧及阿里、騰訊甚至360?這些巨頭都是要做地圖的。你只要放眼一看整個局面處處有殺機,不是聯合巨頭殺人,就是別人聯合巨頭殺你,必須做戰(zhàn)略安排先保自身。中國有那么多有價值的細分領域,大家遲早都要進入,所以局面都會與此相似。所以,不如找個靠山幫助他對抗大家。沒成為巨頭之前一定要認清自己,不要強出頭。”成從武說道。
兵器二:忘掉賺錢有多遠
外部競爭阻礙高德發(fā)展,而內部被業(yè)績倒推著走,這讓高德偏離了移動互聯網的大勢,動搖了其成長的根基。
高德已經成立11年了,而成從武的年紀,即使對比互聯網的第一代從業(yè)者而言,也是“該退休的年紀了”。成從武有微博賬戶,但發(fā)的很少;有微信,但是不參與聊天,陌陌也關心過,但那是因為和位置有特別的關系,甚至他也說過,做企業(yè)是命運安排,并非興趣所在,但這些一點都不妨礙他對商業(yè)的敏銳和進取以及力求改變的勇氣。早在2005年,當時高德是從事數據業(yè)務,成從武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數據和所謂用戶之間的距離很遠,要通過國外的軟件來服務客戶。“這不利于業(yè)務整體布局,僅對數據而言也不利于發(fā)展。”成從武判斷,于是高德收購了圖盟科技和廈門高德。這也促使他在2010年公司剛剛上市,就認識到作為傳統地圖服務商的缺陷,提出轉型移動生活位置服務門戶。
他欣慰于自己的敏銳,“當時這些巨頭大多對此都尚無感覺”,但他很快也會體會到無奈,這已經不是那家2005年他說了算的公司。有段時間監(jiān)測數據顯示用戶數量增長速度放緩,低于內部預期,這讓他警覺,他一再提醒公司的變革,“市場競爭不激烈,一家獨大時,這種轉變是非常困難的。”[page]
公司的管理層中有著巨大的分歧。高德想要做的,和當年360的模式類似,希望在移動端聚集流量之后圖謀更大發(fā)展。這是互聯網公司的慣常做法,但是對于非互聯網公司,并且已經有穩(wěn)定的盈利規(guī)模的公司,去面對利潤與銷售大幅下降,還要額外的投入免費拉客戶,這并非是每個股東都能想明白的問題。
內部有人站出來反對:公司原來靠賣license收費,做移動互聯網的產品不但不收錢,還意味著對原有商業(yè)模式的破壞,那我還怎么做生意?這種模式什么時候才能賺錢?“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賺錢,但如果要等到看清楚怎樣賺錢才干,那就晚了。只要生態(tài)鏈有人賺大錢,就不用擔心我們不賺錢。”成從武說。
這種說法顯然很難服眾。最后的解決辦法是把大爭議變成小爭議,做出兩種差異化產品,滿足現有商業(yè)模式,也為以后的模式去找路。
這是沒有選擇的權宜之計,一旦面臨對手的競爭就會顯示其脆弱性。舉個例子,三星、HTC、聯想等國內外廠商預裝高德地圖或者高德導航,這些廠商都必須向高德支付使用費。但是百度地圖后來的做法是不僅免費,甚至還有費用補貼。
轉型的壓力來自方方面面,這種壓力有時會讓成從武重新思考上市的意義。“在中國,做到一個中型公司之后,大家都會有上市的情結。事實上對上市的態(tài)度要更理性,上市之后最大的包袱是資本市場對財務的巨大壓力,他對你有期待,所以你的戰(zhàn)略決策壓力是很大的,甚至是沖突的。要追求業(yè)績,滿足財務指標,肯定有很多短視的行為。應該徹底把你的戰(zhàn)略想清楚了再上市,或是通過上市把你的戰(zhàn)略沖突合理地解決好,然后找到這種契機往前走。”
高德上市之后,財務業(yè)績表現一直不錯,這嚴格意義上并不是件好事情。“追求業(yè)績,就要給業(yè)務部門下指標,但實行戰(zhàn)略,就得投入,會把利潤拉下來。我對業(yè)績早就覺得無所謂,但是公司是整體,每個人面對場景想法不同。業(yè)務部門希望通過完成指標拿獎金,財務部門就要天天面臨資本市場的質詢。我們真的不容易。說服團隊砸鍋賣鐵,不關心指標,那是要經歷痛苦的過程。從今天開始,我就不管(業(yè)績)了。”成說。
兵器三:借力變革
一旦決定聯手巨頭,他們立刻被阿里“迷住”了,阿里描繪的圖景鼓舞著成從武團隊的激情。“干練、高效、敏捷,而且看待問題非常深入。阿里做事的理念、價值觀和我們非常契合。”姜德榮表示,“我們做過比較,認為和阿里合作三年之后我們將是全方位的提升。”
甚至他們對其他投資者心都沒有動一下。姜德榮透露簽約前阿里和高德就有工作組在一起合作,“很快外界將看到合作的成果。”
阿里的到來打開了一個新開端。“如果只作為獨立第三方公司,我們基本沒有機會。”成從武說,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每一個應用能走多遠是靠數據決定的。數據支撐得越好,挖掘數據服務得越好,應用才能做得越好,包括地圖。”
高德要面對的跨時代的跳躍,是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的變化。在服務企業(yè)需求時,只是幾百、幾千人的專業(yè)隊伍采集數據,編輯制作,以版本的形式提供給客 戶,可能半年更新一次,是慢節(jié)奏、無互動的。但是移動互聯時代服務收集客戶,必須實時提供、糾錯、互動,反饋。是生產方式的問題。“移動互聯網時代要建立 海量數據庫,高德和阿里雙方的電商數據和基礎導航數據未來可以充分融合,共建大數據服務體系。第三方公司不會和阿里有這樣深度的合作機會。”
高德的內部變革還沒有結束。它的內部組織架構和流程還遠遠達不到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的標準。“互聯網要求反應敏捷。一個產品出現問題,什么人承擔,做怎樣改動;技術問題,那什么技術水平的人來負責,如何安排。這都是管理中的新問題。還有產品的運營、服務、支撐。”
為了盡快互聯網化,在高德的管理層中已經有一半以上來自亞馬遜、谷歌以及騰訊的管理者,如何能夠將這些人帶來的不同行為方法和做事風格融合吸收,是成從武現在最緊要的問題。
阿里入股之后,成從武并沒有放棄高德更大的未來。“高德處在這樣一個位置,有大機會,如果不做,會很可惜。”(秦姍 楊婧)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