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無錫市地圖年銷量已由前幾年的30萬份下降到不足20萬份。4家測繪編制單位編制出版無錫市交通旅游圖,有5個版本,平均一家銷量僅4至6萬份。在火車站廣場的一家便民服務店內,記者看到一份2013版無錫市交通旅游地圖,地圖審查編號標注為2011年,編制單位是南京“星光”測繪公司。國土局人士檢查后確定地圖內部分內容已擅自修改過,為違規(guī)地圖。而隨后在廣場走訪的五家商店中,均發(fā)現(xiàn)有違規(guī)地圖銷售,另一家違規(guī)的測繪單位則是南京“華寧”公司。檢查人員當場進行了收繳。
按規(guī)定,地圖內容更改須經國土、文廣新局等部門審批后,才能出版。而近年來,一些地圖編制出版單位在取得審圖號和統(tǒng)一書號后,為圖省事,每年自己更改一些信息后就自行出版。“違規(guī)地圖產生的部分地名位置、道路及路名等標注錯誤等問題,會誤導市民及來錫旅游人士。”市國土局測繪管理處處長張振宇說。
記者拿起一張新版地圖,看到塘南路旁標注著“汽車南站”,實際上該地已不存在。有的地圖還把地點、道路路形標錯。一張違規(guī)地圖上,將惠山街道辦事處標注在盛岸路北面、立交橋南面,而正確地址應是立交橋北面;金星街道被標在了中聯(lián)新村內,實際上則位于左上西北角,太湖大道和紅星路交界處。此外,像“漁池頭”、“孟甲里”村莊已被撤并,但有的地圖上仍然標注著。
據(jù)悉,違規(guī)地圖編制質量不高,主要是由于許多經銷商直接以掛靠和參與的形式參加地圖編制所致。一經銷商表示,一張地圖批發(fā)價僅0.8元至1元,近年來銷路又不暢,為降低成本,有的就根據(jù)老版地圖或互聯(lián)網地圖來編制和修正,但掌握的信息不全,難免“牛頭不對馬嘴”。
無錫市國土局人士表示,目前已成立部門會審機制,出版方只要提出申請,跑一個點就能進行審核。今后國土等部門仍會加強對違規(guī)地圖的巡查打擊力度,以更好地服務于游客和市民。(海宸)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