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納米布沙漠(Namib Desert)中的羅辛鈾礦(Rössing Uranium Mine)及其周圍景象
非洲納米布沙漠(Namib Desert)中的羅辛鈾礦(Rössing Uranium Mine)及其周圍景象
納米布沙漠位于納米比亞西部,是這個星球上最荒涼的地方之一。納米布沙漠很少下雨,但其沿海地區(qū)經常被大霧籠罩。納米布沙漠沒有湖泊或池塘,幾乎沒有地表水,只有一些在冬季暴風雨之后出現(xiàn)的季節(jié)性河流。這些季節(jié)性河流也只能存在短短數天或數周,它們很快就會滲入地下或蒸發(fā)到空氣中。
由于極度缺水,納米比亞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第二低的國家,僅高于蒙古國。納米布沙漠是納米比亞人煙最稀少的地區(qū)之一。雖然納米布沙漠環(huán)境惡劣,但世界最古老的鈾礦—— 羅辛鈾礦就位于這個沙漠中。該鈾礦也是全球第三大鈾礦。納米比亞的鈾出口量位居世界前五位。
羅辛鈾礦位于納米比亞埃龍戈區(qū)(Erongo Region),其西南部毗鄰納米比亞海濱城市斯瓦科普蒙德(Swakopmund),附近有一條季節(jié)性河流——可汗河(Khan River)。2013年3月8日,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地球觀測衛(wèi)星1號(EO-1)拍下了上面這幅照片(即上面的第一幅圖,第二幅圖是第一幅圖中白線框標出的部分),顯示了羅辛鈾礦及其周圍的景觀。
在好這幅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見羅辛鈾礦的礦井(深400米)及其北部的一個大型加工設施。礦井深入地下的變質沉積巖層,這種巖石中含有結晶花崗巖成分。結晶花崗巖是在地下巖漿慢慢冷卻變硬的過程中形成的,常含有珍貴的礦物質。
羅辛鈾礦有一個小小的衛(wèi)星鎮(zhèn)阿倫迪斯(Arandis,人口7,600),該鎮(zhèn)在照片頂部可見。公路和鐵路連接著阿倫迪斯和斯瓦科普蒙德,在阿倫迪斯南邊還有一個機場。在照片底部還可以看見可汗河干涸的河道。盡管這個地區(qū)植被稀少,但河道下面的地下水還是滋養(yǎng)了一些灌木、樹木和草。所以在照片中也可看見一小片綠色植被。
取樣調查顯示,可汗河中的水近年來鈾含量升高,這種現(xiàn)象引起了納米比亞一些人及環(huán)保團體的關注。礦山廢水中的鈾可能進入地下水,導致附近河流中的鈾含量增高。然而,德國亥姆霍茲環(huán)境研究中心(Helmholtz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的科學家邁克爾·舒伯特(Michael Schubert)領導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河槽淤積物也可以自然產生鈾元素。他的研究小組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證據表明被鈾礦污染的水已經滲透到地下水中。(思北)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