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NASA發(fā)布的月球照片,他們的最新野心是往月球上殖民。
NASA不僅要看清金星,更想研發(fā)出能夠在金星表面工作和漫游的機器。
“好奇”號已經(jīng)登上火星,美國宇航局(NASA)的下一個目標是什么?不久前它推出了NIAC計劃(InnovativeAdvancedConcepts,創(chuàng)新科技前沿項目),為“可能改變未來航空”的科技創(chuàng)意提供資助,以下是其中10個最有野心的方案。
超音速雙向飛行器
如果你住在機場附近,可能會為超音速商業(yè)噴氣客機尚未大行其道而高興。問題就在于亞音速飛行跟超音速飛行的空氣動力學原理并不一樣,所以超音速飛機飛行時才會產(chǎn)生那么強的音爆。邁阿密大學的查格成教授(GechengZha)找到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制造一架亞音速飛行器,但它在飛行中可以旋轉90度,變成一架超音速飛行器,這樣就可以達到既安靜、飛行效率又高的目的。
殖民月球
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一大障礙是,在太空中你雇不到建筑工人,也買不到水泥。用航天飛機把材料和人員運到月亮上,無疑成本太高,因此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工業(yè)工程學教授比洛克霍什內維斯(BehrokhKhoshnevis)正在研發(fā)一種自動建筑技術,利用月球土壤加熱后形成的“黏土團”,一層層地壘成人類的居所。如今他正在亞利桑那州的NASA沙漠研究和技術開發(fā)機構里進行模擬實驗,如果實驗成功,人類就可以踏上移民月球之路了。
金星車
與金星相比,火星堪稱天堂。作為八大行星里距離太陽第二近的那一顆,金星表面平均溫度達到了450°C,其大氣層密度極高,而且充斥著具有腐蝕性的有毒氣體。因此,NASA戈蘭研究中心的杰弗里蘭迪斯(GeoffreyLandis)及其手下團隊不僅要開發(fā)出能在極端環(huán)境下工作的機器,還要找出一種辦法,讓它們能夠在金星上面漫游。他們的設想是利用風力推動金星車前進。金星上的風雖然速度不快,推力卻很大,因為其表面大氣壓比地球氣壓高50倍。
聚變驅動火箭
太空浩瀚無邊。如果想對它進行更多的探索,人類就必須開發(fā)比液氧和液氫更有效的燃料,磁約束聚變的使用正當其時。聽上去這個名字很復雜,是嗎?研究者約翰斯拉(JohnSlough)正在尋找把磁化等離子體加熱、壓縮,使它達到聚變條件,以便通過磁噴管加熱推進器的辦法。而你所需要知道的就是,這會使火箭走得更快,把從地球到火星的時間從18個月減少到大約30天。
重力太空服
在太空中工作,不僅會使人失去方向,也會對人的健康產(chǎn)生影響。在零重力環(huán)境下,肌肉會萎縮這主要是因為你的身體認為你再不需要它們了。根據(jù)美國宇航局的研究,對抗重力的肌肉比如腓肌在太空中可能會損失多達20%的肌肉群。而新式太空服V2Suit希望利用陀螺儀和加速計追蹤身體不同部位的位置和運動方向,對它們施加“粘滯阻力”,以模仿重力,防止宇航員的肌肉退化。
探索木衛(wèi)二
如果在太陽系內有地外生命,那它們極有可能存在于木星的衛(wèi)星木衛(wèi)二的海洋之中。但問題是,木衛(wèi)二的大洋體積是地球大洋體積的三倍,而且藏在數(shù)千米厚的冰殼之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希望能用巨型核動力探測器“融探”對它們進行探索。據(jù)科學家描述,這種探測器“基本上就是一個沉重的、加熱了的魚雷”,它鉆過冰塊,然后釋放出一個自由游動的滑翔器,可以在大洋內漫游,并將信息傳回地球。
“水墻”
如果國際空間站上那笨重、復雜的生命支持系統(tǒng)陷入崩潰,人們總有一種相對容易(雖然昂貴)的辦法進行修復從地球上發(fā)射宇宙飛船,將備用配件送過去。但是,沿著漫漫長途前往火星的宇航員可無法享有這一選擇。為此科學家在研究“水墻”(WaterWalls),這是一種更加簡單、可靠的生命支持系統(tǒng),靈感來自大自然。它用“細胞”取代復雜的機械系統(tǒng),利用正滲透膜技術排掉二氧化碳,制造氧氣,對人尿進行回收利用,處理固體垃圾,還可以種植藻類,以防宇航員食物耗盡。
超級球形機器人
“好奇”號的平均速度為每小時98英尺(大約30米),這慢吞吞的舉止在任何一場美國汽車比賽中都無法勝出。而在未來,NASA會派出類似超級球形機器人的東西,覆蓋更多待探索區(qū)域。超級球形機器人是根據(jù)巴克敏斯特富勒發(fā)現(xiàn)的張力整體結構原理制造,完全用相互聯(lián)接的短桿和纜索制成,可以用太空船釋放出去,然后像機械風滾草一樣在陌生的行星上展開旅行。沒有剛性連接意味著它們適應性強,富有靈活性。目前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從地球上對它們進行遙控。
遙控小行星勘探器
一個M型小行星就可能含有價值數(shù)十億美元的鐵礦、鎳礦和鉑族金屬。這可以解釋為什么美國宇航局給了馬克科恩(MarcCohen)10萬美元,讓他研究如何在行星上采礦。馬克科恩是“太空建筑”領域內為數(shù)不多的研究者之一。按照設想,向金星軌道上發(fā)射一枚觀測衛(wèi)星,就能發(fā)現(xiàn)許多有價值的M型小行星。然后,人類可以坐著“商業(yè)航班”從地球軌道飛過去,安放遙控小行星勘探器(簡稱RAP),這種勘探器的鉆機和熱處理設備使用太陽能作為動力來源。
太空垃圾清理
地球的軌道上充斥著太空垃圾,它們經(jīng)?;ハ嗯鲎?,結果就是產(chǎn)生更多的太空碎片。問題在于這些碎片會形成一條垃圾帶,阻礙新的衛(wèi)星進入。那么我們如何清理地球軌道?雷神BBN技術公司的丹尼埃爾格里高利正在研究的方法是:向太空垃圾運行軌道直接發(fā)射聚焦大氣脈沖,這會產(chǎn)生一定阻力,使得太空垃圾轉速變慢,直到它們從地球軌道上掉下來,在大氣層中被自然焚毀。(TimeTech)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