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數字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暨信息主管峰會將于2011年11月23日在北京錫華商務酒店舉行,3sNews作為獨家門戶支持對會議進行了全程報道。
李琦:
下面有請克拉瑪依紅有軟件研究院總工程師張志東做報告,他報告的題目是克拉瑪依智慧城市建設。
張志東:
克拉瑪依是一個小公司,但是我們是類似于“我的團長我的團里的炮灰團”,是一步步從個方面發(fā)展成長起來的。我們今天介紹的很多東西,有的東西是所謂權威專家借鑒學習的,更多的是我們在摸爬滾打過程中自己總結,自己“滴著血流的汗”掌握出來的一些東西。
很多人不知道克拉瑪依,克拉瑪依最早是一片戈壁,但是很多人想不到克拉瑪依空氣非常好,40萬人口,有世界一流的世界油田。紅有軟件誕生于克拉瑪依,因為那邊人力資源各方面資源非常缺乏,當時建立數字油田體系的時候,真的是一窮二白。但是最終我們現在的數字油田體系已經被IBM經過他們權威認證之后,已經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數字油田體系。2006年紅有軟件開始介入數字城市建設,也是克拉瑪依城市的目標,在這個目標前提下我們開始進行自己的數字城市建設。06年到現在,一期數字城市建設內容基本完成。有一些小案例跟大家分享:
現在到克拉瑪依去車站基本很少有人等公交車,原因很簡單,就是每個人都知道公交車什么時間到達那個站。這個只要有GPS定位,把車和你的手機系統關聯,手機上能收到這個車站到達的時間,你按照那個點走到那個車站跟前上車走人,就這么簡單。我不知道全國有多少城市實現了,但是克拉瑪依是真的做到了。還有就是我們的小區(qū),克拉瑪依總人口只有40多萬,20多萬常住人口,小區(qū)很小,這個城市中我們能實現什么呢?小區(qū)的大屏幕上可以實時展現所有菜籃子工程的東西。比如肉價多少錢、哪個飯店有什么菜。這些都可以看到。這些非常非常簡單的事情,就實現這樣一個簡單的功能付出的努力和艱辛可能很多做軟件行業(yè)或者做政府工程行業(yè)的也好,大家 可能都是心知肚明的,非常非常困難,但是我們實現了。
在特基礎上我們提出自己所謂智慧的理解。我們覺得無論是數字城市還是智慧城市,最核心要解決就是人民幸福的問題。不管是政府管理、興業(yè)、還是其他,所有最終極目標就是讓人能感覺到自己生活的非常幸福。是真真實實的,在能夠獲取各種各樣知識前提下仍然很幸福,這才是一個智慧城市的目標?;诖宋覀兲岢隽肆鶄€目標:
數字化、融合化、智能化、協同化、網絡化、互動化。這些是通過我們艱辛努力總結出來的,尤其是協同化。克拉瑪依非常小,是政府主導化的政府,它跟其他南方城市所謂小政府大公民狀態(tài)還是不一樣。政府管理權限“雖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個委辦局功能非常復雜,這么復雜的情況下我們完全通過自己的努力建成了數字交換平臺。真正能夠實現所有克拉瑪依所有委辦局業(yè)務的協同。當然第一層面是數字層面協動,將來要有智慧層面的協同。智慧協同就是危險沒有發(fā)生時我們能夠預知危險。很多情況下中央空調它的概念是什么?它是后知的,我們的預警系統也是后知的,發(fā)生了問題才知道該怎么解決問題。我們現在努力的方向是,沒有發(fā)生危險之前,沒有發(fā)生業(yè)務危險之前能夠預先判斷。
舉一個例子,如果有一個問題說有一億人口每人都患了很輕微感冒,有一個人患了非常嚴重的病。如果一億人每人給他十塊錢,就能治好感冒,給十億最危險的患者才能救好個,請問在座諸位這十億是應該給那一個人?還是給那一億人,如果民意調查90%的人會選擇那一個人,其實不然。按照經濟學的原理,你如果選擇那一個人其實是放棄了整個一億人口所有人的安全健康,這對整體業(yè)務邏輯和經濟學原理完全不符。所謂你未來要做數字城市也好,做智慧城市也好,政府部門如何能夠不通過自己的情感,不通過自己的主觀得到準確的報告?得到準確的結果?怎么樣能得到?最簡單的辦法就能建立自己的模型,用數據說話,通過數據交換平臺作為將來支持決策有力的工具,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智慧城市三個基本特征:更加透徹的感知,更加深入的智能化、更加廣泛的連接。非常簡單不多講了,就是把最終數據作為決策支持的重要議決。
建設智慧城市基本原則:1、先行先試大膽突破;2、政府引導、市場主導;3、整合資源強化創(chuàng)新;4、標準主導務實可靠;5、民生為本示范帶動;6、頂層設計、統籌規(guī)劃。
克拉瑪依有自己獨特的特色,有錢,人口少,城市體積小,這樣能夠保證如果錯了馬上改,改了還措再改,擁有這樣的資格。比如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每錯一點點損失就是千萬或者億級的,克拉瑪依這方面代價相對效。正因為沒有所以需要嘗試,克拉瑪依雖然很小但它是一個城市,而且在各方面跟北方類城市非常接近,這個情況下大膽嘗試先行突破正是為我們做城市樣板的一個好處。
智慧包括兩個大體系,一個是業(yè)務體系,一個是IT。業(yè)務體系包括一體化運作、建模、最終實現決策。IT包括云計算和物聯網。沒有云計算,沒有物聯網。大家一直提云計算,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它的殺手級應用在什么地方?我們在克拉瑪依項目上跟IBM、華為等單位溝通,其實很簡單云計算最簡單最有效的殺手級應用就是城市化應用。為什么這兒說?因為作為云計算來講最核心的就是資源一體化和高效化。這種情況下體現出來的東西大家感知的并不是非常明顯,但是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它的業(yè)務復雜性和業(yè)務儲存數據量用以前的模式都很難實現。云計算和物聯網能夠成為依托在上面發(fā)展融合,甚至逐漸成為整個智慧城市體系不可缺乏的兩大組成部分。
智慧城市四大邏輯平臺:
IaaS 、DaaS、Paas、Saas。我們手機應用最賺錢的行業(yè)未來是什么?是手機應用管理平臺,絕對不是上面運行的服務,不是現在所謂的蘋果,而是未來運行管理平臺。那么反過來說智慧城市也好,云計算也好,未來在智慧城市結合點上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我們利用云而實現的云際操作管理平臺。智慧城市要建設有十大工程,首先是物聯網方面的覆蓋,高速物聯網和工程、信息資源規(guī)劃和建設、公共服務支撐平臺工程、關鍵技術攻關工程、標準工程和產業(yè)培育工程。
六大感知網絡:
視頻感知網絡??梢酝ㄟ^大屏幕或者手機客戶端實時看到危險情景和實時感知。同時還有身份識別,比如實名卡或者社保卡的應用。還有位置感知、環(huán)境感知、專業(yè)感知、設施智慧化改進。比如我一進門就可以有相關配套的東西,比如窗簾打開了,電視打開了,或者是說空調自動打開了。
互聯工程:
首先要有很多網絡制止。首先是無處不在的互聯互通。智慧城市首先要有一個無線高速的網絡環(huán)境,在任何環(huán)境中能夠實時上網和整個業(yè)務系統進行交流。還有高速布網、多網融合,包括感知網絡、融合網絡和下一代物聯網、電視網絡、廣播網絡等網絡的應用。
對于整個體系來講最核心的應用就是不管你要做什么,一定能夠保證這件事情能夠做好,那么需要安全保障。對于智慧城市這么大一個龐大工程來講,我們提到的安全保障體系已經有別于我們以前所謂的純人力純人工保障的服務邏輯了。它是需要真正能夠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感知和控制,實現安全保障。通過網絡實現平臺和應用平臺保障。實現保障也是技術條件的一個完善。智慧城市到底有哪些技術層面的攻關?比如說云計算怎么樣讓委辦局把他們的數據放到云上面進行服務?我們當時為了做這件事兒花了一年時間最后都沒有做好,委辦局怎么能夠同意把數據放到云上,放到統一共享平臺上使用?這件事情這處理協調的問題。當然不是技術層面的東西。技術騰面首先是整個服務體系的生命周期。到了智慧城市的時候怎么樣考慮利益和成本?并非所謂的智慧就一定要投入比數字城市或者比一個城市建設更好的費用、額度。其實我們研究的結果不見得是這樣子,真正到智慧城市,商務運行邏輯是非??煽康?。比如市民卡工程,前期政府投入比較大,現在政府不投錢,很多企業(yè)爭著給錢,為什么這樣?真正做這項工程的時候從經濟條件或者業(yè)務邏輯也好,并不是技術人員腦海中的運營模式。并不是說花錢越多做的事越好,很多時候可以通過各種各樣利益交換和其他方面交換實現最終目的。
比如我們做實名卡可以通過銀行和網絡運營商,可以通過其他方面的運營給我們提供相關資金。甚至通過商場和地產商提供相關資金。整個運營體系在技術層面需要花很多錢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商業(yè)手段和業(yè)務合作可以很輕松的解決,這是很多技術人員包括我自己前期都沒有想到的。
智慧城市我們認為組成部分有那些呢?有十二項工程,對于整個智慧城市借鑒了北京、上海相關標準根據新疆的特色整合了八項35條考核體系。真正把未來什么叫智慧城市的實現真正定量進行考核。最終是風險控制。建設智慧城市肯定有非常多的風險,風險如何控制?我們總結了大概四個方面:首先是如何讓老百姓形成一個廣泛的認知。老百姓告訴你說這是我所需要的,這是最核心的,這是從政治、經濟、文化、生態(tài)各方面讓老百姓認為你做這個事情花納稅人的錢,做出來的東西被老百姓廣泛認知,這是第一個風險。
第二個風險是克服體制的障礙。這個項目是政府工程,但是真正運作還需要市場化,但是如何能夠說服政府同時如何說服市場,這是兩難的問題,利益關系如何協調。
第三,如何形成持續(xù)的投資?
第四是人才瓶頸如何突破。建設智慧城市包括方方面面,怎么進行行之有效的突破?很多方面都是需要我們下一步繼續(xù)討論的問題,謝謝大家!
(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確認。)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