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嫦娥工程總指揮兼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專家葉培建(3sNews配圖)
發(fā)自北京正在太空執(zhí)行探月任務的嫦娥二號今年將承擔更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嫦娥工程總指揮兼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專家葉培建昨日接受南方都市報記者專訪時透露,嫦娥二號今年不僅要降低軌道進行深度探測,還有可能跋涉100萬公里,探測太陽和地球之間的空間環(huán)境。葉培建還呼吁國家盡快立項進行火星探測,把握2013年的最佳時間發(fā)射火星探測器。
嫦娥二號獲取最高清月球圖像
南都:去年嫦娥二號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吸引世人高度關注,請介紹一下我國探月工程的實施步驟。嫦娥二號在整個探月工程中所處的位置是怎樣的?
葉培建:按照計劃,我國的探月工程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繞”,如今嫦娥一號以及嫦娥二號正是完成繞月的任務;第二步是“落”,這個使命將交給嫦娥三號衛(wèi)星完成,就是要在月球表面著陸;第三步是“回”,即從月球起飛返回地球。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升空,進一步進行月球探測的深化工作。作為探月工程一期“繞”向二期工程“落”過渡的跳板,嫦娥二號承上啟下,意義重大。
南都:目前嫦娥二號的運行情況如何?
葉培建:目前嫦娥二號運行得很好,我們獲取了很多的科學成果,獲取了整個月球優(yōu)于10米的清晰圖像,也就是在高度距離10米的時候看到的清晰度。我們也獲得了部分月球地區(qū)優(yōu)于1.5米的圖像,這是目前全世界分辨率最高的月球圖像。
嫦娥二號不會以撞擊結束使命
南都:今年嫦娥二號主要完成什么任務?
葉培建:我們將繼續(xù)發(fā)揮嫦娥二號衛(wèi)星的作用,大概到今年4月1日,嫦娥二號的預定工作就全部完成了,下一步考慮讓嫦娥二號發(fā)揮更多的效能,獲取更多的成果。我們準備把嫦娥二號再一次降低軌道,獲得更多的優(yōu)于1.5米的清晰圖像。
南都:調低軌道會不會有風險?
葉培建:調整軌道當然面臨著風險,因為現(xiàn)在嫦娥二號的軌道高度是距離月球100公里,如果要獲取優(yōu)于1.5米的清晰圖像,嫦娥二號的軌道高度要低于15公里,而月球表面最高的高度是超過10公里的。在這種情況下,嫦娥二號與月球表面就僅有幾公里的誤差,要控制起來還是很有難度的。
南都:我們知道,嫦娥一號完成探測任務后選擇的是撞擊月球,以獲得更多的數(shù)據(jù)。那么嫦娥二號今后會不會再次以撞擊結束它的使命?
葉培建:我們可能會把嫦娥二號飛向更遠的地方,比如飛到太陽和地球之間的某一個點,這個點叫“拉格朗日點”,是指在雙星系統(tǒng)、行星和太陽、衛(wèi)星和行星軌道面上所特有的一些穩(wěn)定點,探索這個點對研究太陽、地球之間的環(huán)境和空間具有重要意義。現(xiàn)在嫦娥二號上邊還有燃料,距離這個點超過100萬公里,飛到那里沒問題。
我國20年內可解決載人登月難題
南都:目前嫦娥三號的研制工作進展如何?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什么?
葉培建:我們正在努力研制嫦娥三號,目前進展比較順利,計劃在2013年讓嫦娥三號落到月球上,這也是我國探月工程中最關鍵的一步。我國從來沒有一個飛行器安全地落在其他星球上,怎么實現(xiàn)安全的著陸是2013年嫦娥三號要完成的使命。
南都:什么時候能實現(xiàn)探月返回?
葉培建:月球探測的二期工程是解決“落”的問題,“回”是三期工程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也開始了三期工作的關鍵技術攻關,我們計劃要在2020年實現(xiàn)到月球采樣并返回。“回”主要是采樣,采集月球表面和一定深度的樣品,以便在地球進行分析。
南都:大家都很關心我們國家什么時候能實現(xiàn)載人登月?
葉培建:人類要征服太空、探索太空,是一定要走出去的,月球就是第一步,中國人早晚要走這一步。這不僅有科學意義,還有社會意義和將來的潛在應用意義。目前我們的技術條件還不具備,但我們經(jīng)過努力可以在20年內解決技術問題。
2013年是探測火星的好時機
南都:對于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在空間探測方面有什么建議?
葉培建:我們在呼吁國家做一件事情,我們國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的行星際探測器。2013年是一個火星探測很好的時間,因為火星和地球之間的運動有一定的規(guī)律,每26個月有一次發(fā)射機會,今年有一次發(fā)射機會,下一次是在2013年。我們認為國家的力量和技術是可以在2013年實現(xiàn)我們國家的首次火星探測,我們也正在積極做這方面準備,所以呼吁國家能夠立項。這也是我們國家十二五計劃中,我國深空探測領域想做和正在做的事。
南都:探測火星對我們的意義是什么?
葉培建:火星始終是地球人最關心的一顆星球,探測的科學意義非常大。到目前為止,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火星被認為是最類地行星,最像地球,火星上可能存在過水,也可能存在過生物,因此火星是可以改造為適宜人類生活的星球。深空探測是大國地位和實力的象征,也是認識世界所必要的。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