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NASA)的DART飛船將于2021年發(fā)射升空,收集具有潛在危險性的小行星數據。這艘飛船的目標是小行星“迪戴莫恩”(Didymoon)——一個雙小行星系統的成員。DART任務旨在測試一種新的小行星防御系統,研發(fā)工作已進入最后階段。2022年,這艘飛船將以大約每小時2.17萬公里的速度撞擊“迪戴莫恩”。
DART飛船藝術概念圖。這艘飛船將于2021年發(fā)射,旨在測試小行星防御系統
2021年,美國宇航局將實施一項任務,測試一種新的小行星防御系統。在設計上,該系統用于保護地球免遭小行星撞擊。這項任務名為“雙小行星變軌測試”(DART),目前已進入研發(fā)的最后階段。2022年10月,DART飛船將以大約每小時2.17萬公里的速度撞擊小行星“迪戴莫恩”。
“迪戴莫恩”是一個雙小行星系統的“小個子”,環(huán)繞個頭更大的小行星“迪戴莫斯”(Didymos)運行。2003年,這顆小行星與地球近距離接觸,彼此間的距離為590萬公里。
2022年10月,DART飛船將撞擊小行星“迪戴莫恩”
與迄今為止宇航局執(zhí)行的絕大多數任務不同,DART飛船的任務并不是收集數據以進一步了解太陽系。這項任務旨在測試小行星防御戰(zhàn)略,在規(guī)劃上將與歐洲航天局密切合作,確保地球免遭潛在的小行星撞擊。
DART項目科學家南希·查伯特表示:“小行星防御系統針對的是太陽系當前的動向,關乎我們未來的命運。DART是美國宇航局行星防御戰(zhàn)略的第一項技術驗證任務。DART雖然不是最終答案,但如果我們想保護地球免遭小行星撞擊,我們需要邁出這重要的第一步。發(fā)現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對它們進行追蹤并確定它們的特征,對所有小行星防御計劃都至關重要。”
近地小行星“迪戴莫斯”及其小衛(wèi)星的14幅雷達圖像。2003年11月,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射電望遠鏡對這個雙小行星系統進行了觀測
美國宇航局指出小行星防御計劃旨在盡早發(fā)現具有潛在危險性的天體。他們將與美國政府密切合作,應對潛在撞擊威脅。DART的目標是“迪戴莫斯”,之所以選擇它是因為“迪戴莫斯”是一個雙小行星系統,兩顆小行星環(huán)繞一個共同的中央點運行。按照計劃,DART飛船將撞擊其中較小的一顆。
首先,DART飛船將追蹤“迪戴莫斯”及其小衛(wèi)星“迪戴莫恩”同時對它們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隨后,這艘飛船將一頭撞向“迪戴莫恩”。
“迪戴莫斯”及其小衛(wèi)星“迪戴莫恩”的模擬圖。與迄今為止宇航局執(zhí)行的絕大多數任務不同,DART飛船的任務并不是收集數據以進一步了解太陽系
查伯特在接受英國《每日郵報》采訪時表示:“在DART飛船撞擊前后,地球上的望遠鏡將對‘迪戴莫斯’小行星系統進行觀測,幫助科學家確定DART飛船改變這顆小行星軌道的效率。DART飛船將撞擊這顆小行星并在撞擊中損毀。”
如果按計劃在2021年實施這項任務,DART飛船將于2022年10月上演自殺式撞擊。能否成功改變小行星“迪戴莫恩”的軌道,屆時便可見分曉。DART任務獲取的數據將提供人類所需的信息,幫助我們改變來襲小行星的軌道。
藝術概念圖,流浪行星與地球相撞
查伯特指出:“在DART任務的基礎上,我們將實施其它任務,最終打造一個強有力并且可信賴的來襲小行星變軌方案。國際合作對任何小行星防御計劃都至關重要,關乎它們的成敗。”
目前,宇航局尚無法改變一顆來襲小行星的軌道,但可以減輕撞擊造成的破壞。他們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保護生命和財產安全,包括疏散撞擊區(qū)的居民和遷移關鍵基礎設施。了解具有潛在危險性的小行星的軌道、體積、形狀、質量、構成和轉動力學特征,有助于科學家確定潛在撞擊的破壞力。減少損失的關鍵是盡早發(fā)現潛在威脅。
藝術概念圖,一顆小行星即將撞上地球
按照原定計劃,DART飛船將于2021年發(fā)射,奔赴對地球不構成威脅的“迪戴莫斯”雙小行星系統。它的個頭與一臺冰箱相當,旨在測試小行星防御戰(zhàn)略。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來襲小行星變軌技術的第一項驗證任務。
DART飛船將利用所謂的“動能撞擊器”技術,撞擊目標小行星以改變它的軌道。雖然這種撞擊只能略微改變來襲小行星的速度,但如果盡早發(fā)現襲擊者,隨著時間的推移,速度的微小變化也足以讓來襲小行星的軌道發(fā)生很大變化,進而讓地球幸免于難。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