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關(guān)心中國航天的網(wǎng)民們都知道,中國的航天計劃中,有一項就是在十年內(nèi)運送一輛火星車進入火星地表勘探。然而,美國的計劃這次又要領(lǐng)先了——NASA決定在2030年,進行火星載人登陸計劃。
圖為2030NASA火星之旅的官方示意圖
載人登陸火星,是人類自航天時代開始以來的終極夢想之一,人類一直在地月系中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從未有一個人類踏上其他行星。
事實上,登上火星的難度,遠遠大于登上月球的難度。畢竟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之一,距離僅僅只有三十八萬公里。而地球到火星的距離,最近時也有五千五百萬公里,遠的時候更是遠達四億公里!
畢竟,地球和火星是兩個圍繞太陽公轉(zhuǎn)的行星,每兩年會接近一次,這兩年一次的接近機會,一般稱為地火發(fā)射窗口期。而每過15-17年,才會有一次“火星大沖”,這個時候,地火距離才會接近到最近的五千五百公里左右。
圖為一次地火發(fā)射窗口期的示意圖
想要登陸去火星,就必須在窗口期之前“收拾行裝”,然后踏入地火轉(zhuǎn)移軌道開啟征程。
不過,具體要收拾什么行裝呢?
單一一艘飛船前往火星就目前來說還是不可接受的,因為人類目前研發(fā)中最大的SLS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也僅僅只有130噸,如果改為進入地火轉(zhuǎn)移軌道,運力更是驟降。根本沒辦法運送多人漫長火星飛行所需的物資。
事實上,由于在飛行中需要防止航天員們抑郁,必須有五到六位以上的航天員一起航行,才能保持基本的人際交流。六位宇航員的來回飛行,恐怕要兩年以上,那么這些物資,就必須要有一個足夠大的飛船才能帶走。
圖為NASA登火組合器方案之一,當然,僅僅是之一
于是,登火組合器計劃應(yīng)運而生,這個復(fù)雜的組合相當于一個太空中的移動空間站。其將被建造在月球軌道上,由居住艙、推進艙和各種儲存艙組成。SLS太空發(fā)射系統(tǒng)將肩負這些艙段的發(fā)射工作。
圖為SLS太空發(fā)射系統(tǒng)超重型運載火箭
這個組合器可能和國際“深空之門”月球軌道太空站對接,也有可能會由深空之門的宇航員進行遙控操作。待登火組合器組在月球軌道組裝完成之后,獵戶座飛船將會把宇航員運送進入組合器,隨后開始他們的火星之旅。
漫長的火星之旅將由組合器的推進艙推動,目前有兩個推進方案,一個是使用粗暴的化學(xué)能火箭推進,其推力大加速能力強,但是很顯然需要攜帶大量的工質(zhì)。方案二則是要使用大量并聯(lián)的離子推進器。
圖為組合器的化學(xué)能火箭方案
經(jīng)過漫長的飛行之后,航天員們將使用反推火箭或者降落傘降落在火星表面,然后開展他們的研究生活——上個窗口期就會有飛船前來放置預(yù)制的火星研究基地和生活艙以供他們使用。
但是,最難的地方,在于怎么把他們活著帶回來,就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完成過一次的火星返回任務(wù)。宇航員們都愿意為了人類事業(yè)而犧牲,但不代表我們非要要求他們這么做。有兩個方案,一個是提前預(yù)置的火箭將把宇航員從火星地表送回到火星軌道的組合器,然后返航回家。另一個方案則是宇航員們雖然有提前送來的火箭結(jié)構(gòu),但是需要自己在火星制造燃料——或許是電解水產(chǎn)生的氫氧,也有可能是產(chǎn)生的甲烷和氧氣。
事實上,NASA的火星計劃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偉大的計劃之一,其意義甚至遠大于阿波羅計劃,人類將真正成為多行星的生物。而中國航天,也要奮起直追,畢竟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