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網訊 據湖北日報報道,6月27日,武漢郵科院公布,2015年以來,國際電信聯盟(簡稱"國際電聯")先后發(fā)布16項有關智慧城市的國際標準(包含12項國際標準增補),標準由該院智慧城市研究室牽頭制定??梢哉f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國際市場,武漢搶得了話語權。
三流企業(yè)做產品,二流企業(yè)做品牌,一流企業(yè)做標準,已成當下國際產業(yè)分工的趨勢。由于英特爾確立中央處理器(CPU)的國際標準、微軟把持操作系統的國際標準,這些巨頭掌握了國際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國際電聯是聯合國負責信息通信技術事務的專門機構,與193個成員國和700多個部門成員一起推進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創(chuàng)新。國際電信聯盟制定的16項國際標準,涵蓋技術框架、城市綜合管理、水管理等多項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
武漢郵科院相關人士表示,正是受益于主導一批智慧城市國際標準的制定,武漢郵科院憑借技術優(yōu)勢進軍全球市場。目前,武漢郵科院下轄的多家子公司,業(yè)務轉向智慧城市方向,和肯尼亞、哥倫比亞、印尼、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簽署智慧城市合作協議。業(yè)內人士估算,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市場規(guī)模約4萬億元,全球相關市場規(guī)模至少8萬億元。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