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的內務部公布了這部法律的草案,用于征詢外界的意見。根據(jù)這項草案,提供地圖服務的機構——比如谷歌(Google)——須向一個“安全審查機關”提出申請,并購買使用官方地圖數(shù)據(jù)的許可證。
這部《2016年地理空間信息監(jiān)管法案》(Geospatial Information Regulation Bill 2016)立刻遭到印度新聞工作者和其他可能認為自身工作受到該法限制的人士的譴責。
莫迪領導的奉行印度教民族主義的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政府,可能比前幾屆印度政府更加仇視質疑印度對克什米爾主權的分離主義分子,甚至更加仇視將該地區(qū)形勢準確描述為克什米爾是一塊爭議領土、現(xiàn)由印巴分占的外部觀察人士。
盡管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擁有自由而充滿活力的媒體,但包括英國《金融時報》在內,國際性報紙或雜志出版的顯示克什米爾事實上分占狀態(tài)地圖的紙質刊物,在印度常被禁止發(fā)售,或者發(fā)售前必須先用黑色貼紙蓋住相關地圖。
印度還與中國在喜馬拉雅山存在長期的邊境爭議。印度拒絕承認中國對印度東部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全境的主權要求。
上述法律草案稱:“任何人都不得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或在線服務以任何電子或實物形式描繪、傳播、出版或發(fā)行錯誤或不實的包含國際邊界的印度地形信息。”錯誤描繪印度地圖面對的最高懲罰將是罰款10億盧比(合1500萬美元)、并監(jiān)禁多達7年。
即使是現(xiàn)在,任何發(fā)布與官方版本“不符”的印度地圖的人,若遭印度政府控告,也可被判處至多6個月徒刑。
古哈表示,該法案是“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極端愛國主義舉動中”的最新一例,將導致無辜民眾受到騷擾。“事實是,克什米爾是一塊爭議領土。”(來源|FT中文網(wǎng) 亞太)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