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以“融合 開放 智能”為主題的2014地理信息開發(fā)者大會(WGDC2014)在此拉開帷幕。地理信息開發(fā)者大會自2012年起開始舉辦,三年時間里,伴隨著中國地理信息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已經成為地理信息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技術創(chuàng)新盛會,與跨界融合、國際交流的重要平臺。
在6月12日的地圖客開發(fā)者-百度地圖專場,易點時空聯合創(chuàng)始人關勇發(fā)表了題為《移動改變車生活》的演講。以下是演講實錄(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本人審核,如有疏漏,請諒解并及時與3sNews聯系):
先做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關勇,來自于易點時空。今天非常感謝主辦方,給我這么一個機會,有一個在這里交流和學習的分享平臺,我們也很榮幸成為了百度開放平臺在車主的生活服務應用領域里邊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百度的開放平臺,其實給廣大的用戶提供了林林總總的覆蓋各個層面的生活方面的服務。我相信只要開發(fā)者能夠說出好的服務,說出好的產品,一定可以能夠滿足有一個非常長期而且戰(zhàn)略的合作。
下面我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我們和百度的合作模式,以及自己公司本身的狀況和發(fā)展的思路。剛才講了,百度地圖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信息生活服務平臺,我們在為車主服務領域做了一個非常深度的結合。結合點我們有一款產品叫做車輪查違章,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違章高發(fā)點,通過車主的地理位置分析,通過百度平臺強大的分發(fā)能力,讓更多的用戶分享到更多的LBS的車主信息服務,通過數據的對接,致力于達到2013年的目的,百度得到好的數據,用戶得到好的服務,我們得到好的公信力。
我們跟百度的合作其實非常深入,也非常全面,我們從PC端到移動端,我們從百度地圖到百度的搜索引擎,我們都有涉獵。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跟百度地圖的合作,主要是我們植入了一個查違章的附近違章的高發(fā)地,我們與手機百度搜索引擎的合作,主要是旁邊有一個快捷工具欄,我們提供獨家合作的查詢,和百度輕應用端有一個合作,是比較全面而且深入的,我們和百度的合作,我個人不太希望是一個單純的流量的互通,我們更希望是一個數據的交互,我們給車主提供了非常好用的查違章的工具,有很多客戶使用我們的查違章產品,產生了數以億計的和違章相關的信息。這和百度很像,百度的定位量越大,地圖的檢索精準度越大,用戶的查詢量越大,我們的數據庫的查詢結果越多,經過查詢結果和用戶使用分析,我們開發(fā)出了全新的車主應用,附近的違章高發(fā)地和高發(fā)指數。通過應用可以讓更多的人使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對我們的影響和公信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講了這么多,大家不太清楚我們公司做什么,給大家講一下我們公司做什么,以及這一階段的規(guī)劃。我們專注于為車主提供移動端的,一站式的車主應用。目前為止已經上線了十款產品,我們總共安裝超過五千萬,月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一千萬,我們用一年多的時間,我們現在已經除了百度、騰訊、阿里之外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應用的開發(fā)商。
現在兩款產品比較大,一款產品是現在孵化的車輪查違章,另外一個是車輪考駕照。車輪查違章,創(chuàng)造了很多的第一,用戶使用量第一,評價是最多的,我們的準確服務和城市覆蓋率最高,同時我們也獨創(chuàng)了附近的高發(fā)地這個獨特的功能,我們獨創(chuàng)之后也被同類產品抄襲,很慶幸的是從未被超越。我們第二個產品是車輪考駕照,可以幫助用戶快速的通過交規(guī)考試,這個產品過程中我們加入了很多的一些差異化的玩法,比如說功課等等的,包括做產品的同時,我們和線下的很多駕校建立長期的合作,給用戶提供更好的線下的服務,我們也在其中記錄了用戶的交互和討論的板塊,通過用戶的交互和討論,可以讓用戶知道,讓考生知道你不是一個人戰(zhàn)斗,你可以和很多人討論考試的心得,互相減壓。車輪社區(qū)這個產品是我們今年三月底,四月初剛剛上線的產品,是我們今年需要終點孵化產品,在我們的心目中目前只是一個小平板,還不是特別完善,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產品的版本迭代更新,不久的未來大家會看到一個非常性感,非常有個性的車主的移動社區(qū)。我們目前為止每天的發(fā)行量超過了一萬,周留存率達到了46%,數據不能代表人們東西,我相信時間會證明我們這個產品非常有特點。
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的,整個市場運行我們取得了一點點小成績,比如說我們主要產品常年是AppStore的主板,在分板也是保持比較高的位置,在各個的安卓的平臺我們的核心產品也是S級和A級的應用,市場上建立了一定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當然,前面講到了渠道做得很好,市場做得很好,這不是決定一家公司未來走多遠最核心的因素,我們認為一家公司能夠走多遠是看一個公司,一個底層。對互聯網企業(yè)來說,底層是什么,產品和技術,我們做產品設計和規(guī)劃的時候,我們經常在想,我們是不是有可能顛覆一些傳統(tǒng)的,大家認為是對的思維。我們是不是有一些創(chuàng)新,我們做一款產品的時候,分析大的移動互聯網的產業(yè)背景,這個產品在這個背景下是一個什么樣的生態(tài),從而決定這個產品發(fā)展和規(guī)劃的方向。
有時候我們會有一些固有的思維,比如說退回幾年前,大家會講移動互聯網是打發(fā)用戶碎片時間的工具,大家?guī)啄昵皶胍苿踊ヂ摼W產品設計得越清楚越好,這這個話還站得住腳。我舉一個例子,智能終端產品處理能力越來越強,用戶使用成本越來越多,同樣一個AppStore里邊找到一個產品會有很多款,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時間平均達到兩個小時以上,這個背景下我們還能講移動互聯網是打發(fā)用戶碎片知道的工具嗎,不是。這個產品設計得越來越清楚,退到三年四年前,一點兒問題沒有,硬件不發(fā)達,網絡環(huán)境不發(fā)達,產品只有設計的越清楚,用戶才能越流暢體驗,今天用戶對于產品功能的完整性,內容的豐富性,已經要求越來越高。所以這個產品是不是設計得越來越清楚才符合用戶的需求。這已經成為了大家比較有爭議的話題。
我們在運營和研發(fā)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一些共性,有一些共性導致了所有的用戶在移動互聯網產品的使用之間的粘性和時長變得不斷的增長,比如說用戶在移動互聯網的環(huán)境下體驗的時間越來越長,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產品類型越來越多,用戶可選擇的層面越來越多,放在汽車的領域,基于車載的智能移動應用的出現,車主和車主之間的交互等等的交互,現在移動互聯網產品的設計想象空間正在不斷的延伸,用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接受新事務的尺度也會在不斷變大,我們在產品設計環(huán)境里邊形成一個閉環(huán),我們認為在閉環(huán)的設計環(huán)境里邊才能給用戶帶來更完整,更一站式的體驗。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所有的產品都在給用戶提供服務,無論是工具還是社區(qū),還是將來的O2O都是在給用戶提供服務,一些新的模式,我們都會在進行探索,比如說O2O,我們知道車主的服務都在線下的,這些事我們干不了,怎么樣把車主的線下的平臺有機嫁接在平臺上,讓用戶的體驗做一個升級,我們今年做一個常識,我們通過和一家公司進行了對接。我們希望所有對用戶的提供服務都是有個性,有差異的,我們做查違章這個同時,我們獨創(chuàng)了附近的違章高發(fā)地和指數,我們感覺到我們在這類產品上感覺我們是優(yōu)于別人的。
我們非常關心用戶在我們的平臺上產生的用戶行為,用戶習慣,使用習慣分析。并且我們會把剛才講過的各個參數搜集固化,為什么要把用戶的使用行為數據固化,我們使用數據庫干什么,我告訴大家我們一定是用來賺錢的,我們用數據庫的目的是讓我們更明確數據的需求,同時為我們的產品進一步迭代和升級,找到一個有效的數據參考。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查違章目前為止我們更新了21個版本,我們每一個產品的更新和迭代,在數據都有很強大的數據分析。同時,雖然我們認為是一個很專注的團隊,但也做了很多很不專注的事,例如我們發(fā)現用戶對同一款產品的需求發(fā)生分裂,用戶有不同的生活需求點,我們查違章的數據點里邊做過調研,我希望查違章是主功能的需求,更加應用的產品,這個產品我希望設計得更加時尚,操作感更強,基于這個用戶的小型需求,我們定制了一個查違章的機械版或者是炫酷版,沒有說這個產品一上線就做到榜單里邊最靠前的位置。
我們做工具做到今天,我們有十款產品大部分都是工具,我們發(fā)展過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苦惱和痛苦,痛苦的點是什么,工具的技術含量相對來說,普遍來說會比較低,當然百度圖除外。普遍來說比較低,工具的可復制性相對來說比較強,工具給用戶提供這個并發(fā)性服務的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用戶使用工具的頻次相對來說會比較低,工具在整個商業(yè)化市場的溢價能力非常多,面對這么多問題我們怎么辦,我們想到了轉型,談到工具類產品的轉型,大部分的開發(fā)者第一步會喊出社區(qū),為什么喊社區(qū),社區(qū)好,有很強的社交性,有更多的運營的玩法,讓客戶產生UGC的內容,產生良性傳播,產生公信力,誕生屬性,可以引導O2O的對接,可以引發(fā)客戶進行服務的對接,并發(fā)性也很好。別人轉社區(qū)都不一定成功,而且很多的大佬級工具也不成功,你們評什么說你們你們轉社區(qū)是有機會的,有幾個觀點給大家分享。
第一個觀點是我認為車主是天生具備社交或者是社區(qū)屬性的群體。我們在外面經常會看到車友會,但是我們沒有看到筆記本的筆友會,投影的投友會,會有車友會,會基于車的人格,產生一個天然的親近感,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跟我開同樣的車,我會認為我們倆有共同的品味,共同的興趣愛好,這種情況下我們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親近感,產生社交的行為。另外是我們積累了數以千萬計的車輪用戶,積累了這樣的一大批種子用戶,我們用一年多的時間用微信260多個城區(qū),建立了一個全國最大的車友會,我們同時是百度貼吧,和車相關的板塊最大的擁有者。
我們?yōu)槭裁醋霰姸嗟腅平臺的運營?因為我們在眾多的E平臺上摸索車主的屬性和使用習慣,把它數據化和分析以后,在車輪社區(qū)進行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理論根據和數據參考,是不是有了以上我們做社區(qū)就足夠了,其實不盡然,我們還需要管準很多的細節(jié),比如說我做的這個產品,有沒有依托與垂直的產業(yè),依托與一個綜合類的產品,我做一個大而存的,這個檔期已經過了,沒有這個機會了。我做這個產品是不是前期有非常好的切入點,可以積累到,能夠統(tǒng)計到大量的垂直的種子用戶,我們很幸運,我們通過這個車輪系列的相關工具,我們在前期積累了數以千萬計的用戶,你做這個數據是不是有文化的,是不是有理念的,是不是有氛圍的,基于我們的堅持,一個社區(qū)沒有文化,沒有理念,沒有堅持一定是走不遠的。談到社區(qū),大家很自然想到社交,我們認為說社區(qū)到社交,這個過程中可能要具備幾個大的前提,再去找社交會更成功,否則的話就是像微信培養(yǎng)用戶,而不是給自己培養(yǎng)用戶。你有沒有積累一個海量的種子用戶,第二點是你的社區(qū)有沒有一個大家都認可的這么一個文化氛圍,如果是你有一個海量的用戶,并且用戶對你社區(qū)的整個文化理念和氛圍產生一定的認同感,我們再去找社交,這樣的話用戶和用戶之間,和社區(qū)之間形成更良性的關系,保證產品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車輪社區(qū)我們是今年三月底剛剛上線,現在處于1.0到2.0迭代的階段,1.0搭建一個非?;A的平臺,并且增加一個非?;A的用戶交互的功能,2.0版本的時候,我們會增強這個工具的數據,我們會把很多的工具注入到社區(qū)里邊去,會在里邊加入智能語音系統(tǒng),2.0-3.0過渡的階段,我們引入車友會的活動,針對與車主的游戲的玩法的任務性,在4.0的板本的時候,我們把很多的線下核心服務搬到線上來,讓用戶在線上的體驗和服務得到升級。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車輪社區(qū)會讓大家看到眼前一亮的產品,我們也會相信我們攜手百度在未來給廣大車主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非常感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謝謝。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