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由于蘋果公司地圖應用軟件(Apple's Maps app)規(guī)劃路線在更新為iOS7之后出現(xiàn)了問題,誤將摩托車駕駛者指引到機場滑行道上而非提示繞道使用正常公路,導致了美國阿拉斯加一個機場不得不關閉它的一條飛機通道。消息一出,剛滿周歲不久的“新”蘋果地圖再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眾所周知,在與谷歌地圖決裂之后,蘋果通過從TomTom等合作伙伴獲得數據的方式創(chuàng)造了一整套新的地圖。然而,新版蘋果地圖推出后卻狀況不斷,令一直視用戶體驗為生命的蘋果公司尷尬不已。就在去年,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還發(fā)表了一份致蘋果客戶的致歉信,聲稱公司對未能向客戶提供世界一流級產品感到抱歉。能看出,就算是世界一流的大公司在地圖導航領域,也遇到了難以逾越的難題。
從蘋果地圖棄用谷歌數據后出現(xiàn)的幾次大紕漏發(fā)生地來看,其大都發(fā)生在國外。在國內,蘋果地圖則顯得要“安分得多”。這其中就存在一個問題——為什么蘋果地圖在中國不是一個trouble maker?
專業(yè)的合作伙伴,領先的測繪水準
首先,這間接得益于國內嚴格的準入限制。在國內,用“地圖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來形容外國圖商入華的準入限制再合適不過了——依國內相關政策規(guī)定,外資企業(yè)想在中國開展地圖業(yè)務必須接受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監(jiān)管、在中國部署運維服務器,再獲得互聯(lián)網服務的資質,并接洽中國本土有資質的地圖數據提供商合作。因此,對于蘋果而言,最便捷的方式是選擇一家優(yōu)秀的本土圖商作為自己在這一領域的合作伙伴。
高效的測繪方式,精準的地圖數據
大致而言,地理數據信息采集可以分為車輛采集,步行采集,企業(yè)用戶,互聯(lián)網采集,航空攝影測量及衛(wèi)星影像等。在國內,高德?lián)碛猩锨斯祿杉瘑T,他們每天穿梭于全國數以萬記、如血管般密布的街道中,記錄下一切“消費者可能感興趣的地點”(業(yè)內稱之為POI)。在路上我們也經??吹揭惠v裝滿攝像頭、紅外線、速度測試儀,看起來像《碟中諜》里移動監(jiān)視車的家伙,其實這是地圖企業(yè)的數據采集車——它緩緩開過,道路標示、紅綠燈、違章攝像頭、橋梁都被自動錄入車內的設備中。
專業(yè)人士指出,地圖數據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其至少需要3-5年甚至更長時間來不斷充實、豐富。而真正要把地圖導航產品做好,更需要數據和導航引擎長期的磨合和修正。
駕駛者習慣及個案特殊性
當然,蘋果地圖頻頻在國外出現(xiàn)大bug,在國內卻很少出現(xiàn)類似的重大問題,這其中除了地圖數據本身存在的問題之外,也不排除一些使用者自身習慣及其他偶然因素,如駕駛習慣、個案特殊性等。調查顯示,相對于國內地圖用戶而言,國外地圖導航用戶對于地圖導航工具的信賴程度更高,當實際情況與導航所示產生沖突時,他們更愿意去相信導航產品,因而問題也就隨之產生。其次,某些問題的產生也存在著一定的殊性性,比如文章開頭所示案例,機場的管理本身便存在有一定問題。
總而言之,盡管蘋果地圖自推出以來已多次“闖禍“,但我們可以看到,蘋果公司對于產品的完美追求及對用戶體驗的承諾一直未曾動搖。做地圖需要有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因而對“新生”的蘋果地圖,“果粉兒”們還需要保持一份寬容和耐心。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