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RPA研究人員在密歇根大學近期在授時慣性測量裝置(TIMU)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TIMU包含當GPS臨時失效時導航所需的所有部件。單芯片的TIMU樣機包含6坐標軸慣性測量裝置(3個陀螺儀和3個加速度計),并集成了高精度的主時鐘,這7種裝置構成了一套獨立的微型導航系統(tǒng),尺寸比1美分的硬幣還小。該芯片集先進的設備、材料和設計方案于一身,是DARPA定位、導航與授時微技術項目(Micro-PNT)的一部分內容。
實現(xiàn)已知地點A和B之間的精確導航需要知道3類關鍵信息,即方向、加速度和時間。這種集成了先進設備的新型芯片能夠同步測量上述這3類信息。這種先進的設計方案是通過新型制造工藝、利用高質量材料才得以完成,全部的組件都集成在了10立方毫米的狹小空間里。TIMU共有6層用微技術加工的二氧化硅結構層,每層厚度僅為50微米,與人類頭發(fā)的直徑相當,每層都可實現(xiàn)不同的功能。
TIMU未來的潛在應用廣泛,由于其體積小且功能強大,未來可用于人員追蹤、手持式導航、小口徑彈藥以及小型空中平臺等。Micro-PNT項目設立的目標是為了開發(fā)獨立的芯片級慣性導航和精確制導技術。Micro-PNT近期的其它技術突破包括用于慣性傳感器的新型微加工技術和材料。(宋磊)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