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工程師詹君給朋友介紹了他余業(yè)玩的一個機器人項目:無人駕駛飛行機器人。而且有巨大的應用場景,或許是未來城市的最佳標配,相當接地氣。接下來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應用場景
這個無人駕駛飛行機器人能自動計算軌跡,跟蹤你的手機位置,在城市里自動飛行,實時避障等等,它能應用的場景非常多,比如:
市內快遞:試想一下,你通過PC或手機在網(wǎng)上購買了一件東西,而且賣家還是同一個城市的,一般快遞而言是第二天才能送達。但如果你使用機器人快遞服務,它能根據(jù)你的手機位置,立馬就將你購買的物品通過空中運輸直接送到你的手上,是不是很有未來城市的感覺。
送藥急救:對于有哮喘病或某種需定時或發(fā)作時及時吃藥的人群而言,他們可能有時候忘記帶藥或者藥突然用完了,這時候要是病發(fā)的話就很麻煩了。如果有了這個機器人,就可以隨時隨地給患者送藥了。
代替交警:機器人可以在空中隨時隨地徘徊,遇見違章停車,沖紅燈等違法行為實時拍照處罰。也可以第一時間對交通事故進行記錄和反饋消息,最重要的是他能24小時值班,且還不會累,無怨無悔。
航拍:雖然目前已經(jīng)有飛行器可以進行航拍,但都必須要有人操作才行。而無人駕駛飛行機器人則可以在無人操控之下,以預先設定好的方式進行航拍,也機器人自己設定區(qū)域進行航拍任務。
可以想象的應用場景非常之多,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不管你想到的沒想到的,它都能夠完成。以上是一些正規(guī)的使用途徑,當然你也可以不正規(guī)使用它,比如:
實時跟蹤:對于很多家庭非常富裕的女人而言,最怕就是老公出軌找小三了。因此這些富婆完全可以購買一個機器人,對自己的老公進行實時追蹤,完全杜絕小三的出現(xiàn)。
(注:本圖并非產(chǎn)品原型)
難題
雖然產(chǎn)品和想法都很有意思,但現(xiàn)實就是現(xiàn)實,我們始終需要面臨一些可能遇到的問題,比如:空管局、滯空時間、安全問題、載重量、陰雨天氣等等。
政策:一說起飛行機器人,幾乎所有群里的朋友都會提到這個問題,認為它在天朝會有政策麻煩,風險很大,一旦是商業(yè)運營,空管局一定會來找麻煩。
滯空時間:電池的瓶頸已經(jīng)是全球的核心問題,所有機器人都必須面臨這個瓶頸,而且最重要的是目前無法突破。包括穿戴式設備,只要電池不解決,穿戴式時代就不會真正的到來,目前的設備也只是噱頭而已。因此詹君想到的一個解決方法是使用母艦無線充電,而母艦分為燒油電兩種,雖然油電的噪音非常大,但這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安全問題:除了政策問題之外,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安全問題了。因為一旦機器人或母艦墜毀,那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貨品摔壞是一回事,若砸死行人的話,那將是大事件了。不過對此,詹君則有自己的解決方法,那就是機器人和母艦均配有屬于自己的安全模式。
載重量:如果在城市里飛行,那么體積一定不會很大,因此載重量會成為一個硬傷。
陰雨天氣:母艦和機器人在陰雨天氣下都是一個難題,但并非沒有解決方案,但相對的價格會更高。
結尾
但令人想象不到的是,詹君并不準備運營一個獨立公司做這個,而是將它做完送給二炮,軍用免費,這實在是超乎大家的想象。
除了以上之外,群里的朋友還對此發(fā)表了以下觀點:
A君:政策的東西關系錯綜復雜,軍部同意落實到政府、地方還是困難重重。感覺產(chǎn)品是個超好的產(chǎn)品, 比較擔憂運作,但不賺錢的硬件代價挺大的,得有資本慢慢玩。但如果能得到審批應該就沒問題,相當于科研項目找政府拿資金。
B君:用飛行器送快遞絕對大有可為,關鍵是載重量和滯空時間,而且還要讓公眾消除安全顧慮。先在戰(zhàn)場上使用這個思路很對,等技術完全成熟了再拿來民用。
C君:那個是勾勒未來50年,重點在未來五年如何賺錢。要用機器人快遞現(xiàn)在談都太早,可能做庫存整理。
D君:做個DEMO,做個宣傳,做個行為藝術可以,實際用還太早。國內不好弄,走海外市場,航拍、救災、交控。
E君:如果有飛機從我家上面經(jīng)過,我一定會選擇擊落。
如果你也是硬件發(fā)燒友,你也有想改變世界的想法,歡迎加入3sNews微信群,可在文章底部留言。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