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ISS)的科學家們表示,2012年繼續(xù)保持了全球氣溫上升的趨勢,成為自1880年以來最溫暖的年份之一,排名第九。1880年以來,全球最熱的十個年份均出現在1998年之后。上一個溫度低于平均水平的年份是1976年。
上面的地圖顯示了2012年全球各地的溫度異常,而非表示絕對溫度。以1951-1980年期間的平均溫度為基準,紅色和藍色表示各地區(qū)相對于基準溫度的變化,其中藍色表示溫度降低,紅色表示溫度上升。
2012年的平均氣溫為攝氏14.6度,相對于基準溫度上升了0.55°C。自1880年以來,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0.8°C,而其中最劇烈的變化發(fā)生在過去四十年里。
上面的折線圖以另一種方式顯示了1880年至2011年期間的全球溫度變化,它們是由NASA GISS、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國家氣候數據中心(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日本氣象廳(Japanese Meteorological Agency)和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 Met Office Hadley Centre in the United Kingdom)分別統(tǒng)計的。這四家機構均對世界各地的溫度進行跟蹤記錄,并對每年的溫度變化作出獨立判斷。
雖然圖中的四條折線有細微的不同,但它們的波峰和波谷大體相同。四家機構的記錄均顯示,全球溫度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迅速上升,而過去十年是溫度最高的十年。
科學家強調,天氣模式會導致年平均溫度出現波動,但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持續(xù)上升將使全球氣溫上升成為一個長期趨勢。個別年份不一定比上一年更溫暖,但科學家們預計每一個十年會比前十年更溫暖。科學家認為,毫無疑問,地球正在變暖。原因是我們向大氣中排放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會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地球氣候。有一部分二氧化碳是生物的自然分解產生的,但也有一部分是作為人類能源的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幾十年來,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持續(xù)上升,主要原因是人為排放的增加。
1880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約為285ppm(ppm為“parts per million”縮寫,百萬分之一)。據NOAA冒納羅亞火山觀測站(Mauna Loa Observatory)的數據,到1960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約315ppm?,F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超過390ppm。(思北)
{{item.content}}